投資哲學


萬法歸一 ,股海唯心至上,到頭來無一法可得,亦無甚麽可失

投機、投資、或中短線交易,只要方法得當,則殊途同歸,並無對錯之分

投資的最高境界並非贏大錢,而是克服心魔


星期三, 10月 29, 2008

盤路

10月28日後的V型反彈,筆者有以下觀察:

1) 大市值股反彈較強,但二三線股乏力,細市值股唔關事

2) 美股強勁反彈,而美元仍然處於兩年高位,但TED降至2.76%(一年高位: 4.68%),這暗示資金由Money Market流入美股

3) 中資股以電訊(中移動+聯通+中電訊)、保險和Consumer Staples(華創)等行業的分彈較具持續性,這亦暗示資金以安穩為上

4) 出口為主的優質股升勢(反彈力度)較強,例子如利豐(494)、招商局(144)等等。相反,二三線工業(出口)股則無明顯反彈

5) 傳統英資藍籌股票較為強勢,例如匯控(5)、太古A(19)、國泰(293)

6) 內銀股以工行(1398)和建行(939)的反彈較強勁,似乎機構投資者對南部的銀行較為審慎

7) 內房股不升反跌,似乎樓市寒冬未完,這亦部份解釋(4)

8) 國內機械、零售、電力設備股份偏向弱勢,可能反映中國經濟的風險

9) 本地藍籌地產發展商似乎有Bargain Hunt(但不表示樓市基本面轉好),但二三線地產股則乏力

10) 本地二三線銀行股仍然偏向弱勢,可能反映香港經濟的風險

11) 商品股亦有Bargain Hunt式買盤。但若然商品價格繼續向下,前景亦不敢樂觀

星期一, 10月 27, 2008

美國才是大莊家

亞太區兵荒馬亂,寸草不生,歐洲亦無方向(雖然跌幅不及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黃金、石油、各國兌美元的匯率,全線向下。

只有美元是強勢,美股的表現遠較其他地方理性和穩定。究竟誰是真正的強者? 結果不用多說,市場正在說給你聽。

2008年10月27日 --- 22:25
宏利: US$18.98 (HK$148.0) (HK Close: HK$133.8)
匯控 ADR: US$52.14 (HK$81.3) (HK Close: HK$75.0)
DJIA: 8,330.37 (-0.58%)

10月27日收市價
HSI: 11,015.84 (-12.7%)
HSCEI: 4,990.08 (-14.0%)

莊閒還是要分明........

星期六, 10月 25, 2008

生存者行動

不能不承認,2008年的環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可謂是自1929年華爾街大股災以來最巨大的(當然美股不算是太可怕,但新興市場則是兵荒馬亂)。不是誇張,今次的殺傷力可說是等同1980+1987+1992+1998的結合:

1980年: 商品泡沫大爆破
1987年: 美國華爾街大瀉
1992年: 英鎊兌美元大貶值
1998年: 新興市場股樓匯三市大瀉

四合一的攻擊是十分可怕,更可怖的是不少人於08年2月至9月期間不斷上賊船(BRIC、外幣、石油、甚至近月的黃金),全部摸頂。

坦言說,筆者能避開商品和外匯的世紀大陷阱,亦總算能從新興市場及時撤退(或者以「敦刻爾克大撤退」來形容更為貼切),但仍只能說未去到「元氣大傷」的不利狀況。「戰鬥力」依然旺盛,豐厚股息每半年收一次(有些股票甚至有季度派息紀錄),每晚覺照訓。


10月份,筆者完成了新興市場大撤退的後半部份,全數沽出渣打(2888)、平保(2318)以及招行(3968)的剩餘部位,而事後証明這些行動是有價值的。

再將資金不斷吸納宏利(945)和國泰(293)。

上述調配行動基於以下原因:

1) 強美元和「De-coupling Nonsense」的大趨勢下,未來1年新興市場冇運行
2) 商品市場大熊市剛開始,至少淡足5年
3) 全球大洗牌下,久經週期洗禮的老牌環球企業將會是未來5年的大贏家,「Market Share Expansion」是生存者的遊戲
4) 美國是重新帶動全球經濟的地方,隨之是英國。這是核心競爭優勢的議題
5) 油價暴瀉,再加上不少中小型航空公司已結業(一些大型航空公司近年更自廢式功),就算全球Air Traffic向下,優質的美元區的環球航空公可將會十分受惠
6) 財息兼收的年代快要開始
7) 上述論點並非主流意見,亦令筆者十分放心


四大持倉(佔組合的90%左右):
宏利(945) (30% - 35%)
利豐(494) (25% - 30%)
國泰(293) (20% - 25%)
太古A(19) (10% - 15%)

星期五, 10月 24, 2008

因果循環、物極必反

這便是世間的實相,金融市場亦逃不開此自然定律。

唯有久經多年風雨、並有很強的商業模式和現金流去支付豐厚股息的優質環球大型企業,才能夠令人信任。不是說這類優質股的股價不會下挫,重點是她們能夠定期向股東支付穩定(長期增加)的股息,而下跌幅度亦不會太過可怕(可以避免滅頂之災)。每次經歷週期低潮後這類企業多數能再創新高。

用心留意的話,會發覺這類公司並不多,而且很多時並非合乎潮流的熱門股。亳無疑問,低調亦是她們長存之道。

「Dividend」的重要性,未到大瀉之前相信大部份人當之為「耳邊風」。好實際的是,「Sustainable Dividend Income」是逆市中少數可以相信的事情(當然不計週期股、商品股,以及缺乏競爭優勢的二三四線工業股),相信大多數股海老手不會反對此說法。

投資大師「John Burr Williams」於「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一書中說過: 「A cow for her milk, A hen for her eggs, And a stock, by heck, for her dividends

油價去番US$20才對,笨蛋

仍然係同一句 --- 新興市場及商品市場的風險十分大

股票老手通常會深明一個道理: 「美國打個噴嚏,歐洲就感冒,亞洲拉美會患肺炎,而非洲則可能入深切治療」

而現時美國患感冒,結果不用多說,市場正在說給你聽。需求減少、新興能源漸見普及、人們於極高油價下改變用油模式、再加上世紀泡沫大爆破下,油價唔大瀉先至有鬼。

又駭一駭你地,石油的週期大浪通常唔係兩三年咁簡單,而係二三十年。如下表顯示,整通漲後的油價炒到1980年的US$98,要花18年直至1998年才見底。今舖玩到咁大(US$147),唔瀉番夠10年8年先至奇。與其說2009年油價US$200,倒不如估下幾時落番US$20還好過。

「Buy & Hold」唔係話唔好,但就唔係揾商品同航運股增加無謂的風險,除非自問耐性夠長。Sorry,不過我唔得閒同你玩10年。

歴年油價 (括號為調整通漲後的油價)
1950: US$2.77 (US$24.74)
1955: US$2.93 (US$23.47)
1960: US$2.91 (US$21.16)
1965: US$3.01 (US$20.51)
1970: US$3.39 (US$18.77)
1975: US$12.21 (US$48.71)
1980: US$37.42 (US$97.68)
1985: US$26.92 (US$53.76)
1990: US$23.19 (US$38.02)
1995: US$16.75 (US$23.62)
1998: US$11.91 (US$15.70)
2000: US$27.39 (US$34.16)
2003: US$27.69 (US$32.34)
2004: US$37.66 (US$42.80)
2005: US$50.04 (US$54.99)
2006: US$58.30 (US$62.11)
2007: US$64.20 (US$66.40)
2008 Jul: US$145.00
2008 Oct: US$68.40

-----------------------------------------------------

THE WORLD WAKES FROM THE WISH-DREAM OF DECOUPLING (By Martin Wolf)
(FT; 24 Oct 08)


The US retains the capacity to disrupt the world economy which it has possessed since at least the 1920s. Accordingly,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deleveraging of high-income countries and the growth momentum of emerging economies is ending, alas, in a decisive victory for the former.

Yet the news is not all bad: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re abating fast. Even so, this hides more bad news. The broken financial system will weaken the transmission from monetary easing to the economy. This will make the coming slowdown last a long time. Even though decisive action has saved the financial system from its recent heart attack, the patient remains enfeebled.

In 2007, the world economy (measured at market exchange rates) grew by 3.7 per cent in real terms. This year,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World Economic Outlook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growth is forecast to be 2.7 per cent. Next year it is expected to be a mere 1.9 per cent. The economies of high-income countries are forecast to stagnate next year. Meanwhile, emerging economies are forecast to grow at 6.1 per cent. This seems fast. But it is 0.6 percentage points slower than was forecast in July and is well below the 8 per cent achieved in 2007 and 6.9 per cent still forecast for 2008.


The pleasant surprise is the forecast growth of 6 per cent in Africa next year. Developing Asia is forecast to remain the world's leader, with growth of 7.7 per cent: China is on 9.3 per cent, while India is down to 6.9 per cent. Meanwhil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s forecast to grow only 3.4 per cent next year and the western hemisphere to grow even more slowly, at 3.2 per cent.

These forecasts were prepared before the worst of the financial shocks of September and October. As Mervyn King,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England, remarked in a speech delivered last night: “Radical action was needed to ensure the survival of the banking system.”* Indeed, the very fact that governments felt obliged to pump so much new capital into their financial systems indicates how serious the crisis was.

Recent US data on retail sales, housing starts,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consumer confidence suggest the economy is tumbling into recession. The plight of several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is similar, not least the UK.

Consider the burdens weighing down on these countries. Between 1980 and 2007, the ratio of US gross financial debt to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a measure of the sector's leverage – jumped from 21 per cent to 116 per cent. Today, as a result, the arteries are clogged with bad debt.

Moreover, while the US government (and those of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are committed to saving the core banking system, the non-bank financial system, including the hedge-fund sector, looks set to implode as financing dries up, with inevitable forced sales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further insolvencies.

This is the reality behind the euphemism, “deleveraging”. This occurs via mass bankruptcy, unless bad private debt is shifted on to the public sector's balance sheet. “Debt destruction” is a better name. In the US and elsewhere, asset prices, particularly of housing, also continue to fall. Who is going to borrow to purchase such assets? What lender would use such assets as collateral, unless they are protected by generous equity cushions? The credit mechanism is broken. This must be so when spreads on riskier credits are shooting up (see charts). If banks cannot borrow easily, few can.

It should be remembered, in addition, that US households have been spending an exceptionally high share of incomes in recent years and running exceptionally large financial deficits. This, too, will change, as credit-starved households cut back on spending and those who have suffered large losses increase their savings.



In short, the worst consequences of the recent banking crisis – a depression – have been avoided. But the impact of the implosion of what the hyper-bearish Nouriel Roubini, of RGE Monitor, calls “the largest leveraged asset bubble and credit bubble in history” is hitting real economies increasingly hard.**

It i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any good: the IMF is back in business, already helping Iceland, Pakistan and Ukraine. The list of countries in trouble also includes Bulgaria, Estonia, Latvia and Turkey. While China and India look reasonably crisis-proof, even they will be adversely affected. Investment and net exports generated close to three-quarters of China's incremental demand in recent years. Both will be slowed by this crisis – net exports directly and investment indirectly. While China's government has the resources to offset weakening demand, through fiscal action, it is likely to do too little too late.

The emerging economies will not decouple. This is not surprising: the US and European Union generate 54 per cent of world output, at market prices. With Japan, they generate 62 per cent. A sharp slowdown in these countries is bound to have a big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world. But some of the emerging economies should still be able to sustain reasonably rapid growth.


The slowdown and financial distress has lowered commodity prices, though to a still relatively high level (see chart). The IMF already forecasts consumer price inflation at 2 per cent next year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This decline is bad for commodity exporters. But it will promote needed reductions in official interest rates. While the impact of lower rates will be modest, they will still help.

Yet, in current conditions, monetary policy will be insufficient. This is a Keynesian situation that requires Keynesian remedies. Budget deficits will end up at levels previously considered unimaginable. So be it.

Two further measures must be implemented. The first is enhanced procedures for restructuring debts of bankrupt households. The second is provision of sufficient funds for low-conditionality IMF rescues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Today, the IMF is exceptionally liquid. But that may well not remain the case for very long, as conditions get still worse.

The challenge was – and remains – to ensure that what might have been a true economic depression ends up as a shallow recession in the most affected high-income countries and a modest slowdown in emerging ones. Enough has now been done to prevent a meltdow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s of several advanced countries. More must be done, if necessary. But a long and deep global slowdown is still likely. Determined action is needed to limit these effects. That remains the immediate challenge for policy.

星期三, 10月 22, 2008

榮太子老貓燒鬚??

為應付直至2010年之AUD1.6B澳洲鐵礦石(Iron Ore)投資額,中信泰富(267)於2008年與匯豐及法國巴黎銀行簽訂多份總值AUD9.5B的「Accumulator」。換向說話,等如「Sell Put Option」,或者看好澳元。咪住,預期投資額只不過是AUD1.6B但「Accumulator」合約的「Underlying Value」達AUD9.5B,亦即等同「賭緊澳元升,美元走弱」。

中信泰富大約於08年7月份左右開「Accumulator」,而管理層公佈仍生效合約的「Strike Price」大約為US$0.87。假如澳元高於US$0.87,中信泰富應該袋袋平安收取「Premium」(最多為US$55M)。然而,7月後美元走強、商品價格大瀉、亞太區風險上升(澳洲的Loan/Deposit達130%)等因素令澳元下挫,9月初貶至0.80,而最新兌換率去到0.686。

除此,集團亦涉及歐羅的「Accumulator」合約。不考究固中計算方法,管理層於公告中指出涉及外匯合約的總虧損大約為HK$14.7B。

以榮太子多年打滾商場的江湖經驗,理應唔會那麼笨走入去玩呢類「Upside有限,Downside很大」的「不平等條約」。

那麼核心問題出於何處? 下面一句可能接近真相,不過兩位叔父輩人物可能有意無意地為女少主分憂:
「在2007年中信泰富年報(第56頁)顯示,榮智健的女兒榮明方才是該集團財務董事,不是2008年10月突然離職的張立憲。」


那麼榮太子可以如何處理「殘局」?

首先,中信泰富是不會面臨「滅頂之災」的:
1) 母公司會提供US$1.5B(HK$11.7B)的備用信貸,以加強中信泰富的流動性能力,足以應付外匯虧損的80%左右。
2) 相信無一間銀行夠「薑」走去催促中信泰富還錢,就算唔考慮集團旗下的值錢資產(航空、公用、地產、煉鋼),亦要給背後大老板(北大人)面子(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持有中信泰富29%股權,而中信集團為國務院直轄)。
3) 榮太子中港兩地人緣不俗,點都會「拆得掂」。

無論如何,多年來一直著力改善企業管治的中信泰富可能會前功盡廢,投資者中短期內會+分審慎地看待整個集團,尤其是榮太子和范鴻齡的日後改善工作。

假定中信泰富將過度的外匯合約平了倉/對了沖,集團的負債金額將會上升HK$11.7B(假設母公司的備用信貸夠用)。


好,再同中信泰富算帳(以審慎原則計數)。呢個環境下,特鋼、鐵礦石同埋地產三個業務估值會保守一點,但是公用同航空能可能會受惠油煤兩價大跌(商品08及09年有機會跌到你唔信):

特鋼: HK$11,938M (5X 08 P/E)
鐵礦石: HK$5,461M (0.6x 08 P/B)
10% HACTL: HK$1,120M (10x 08 P/E)
17.5% 國泰(293): HK$6,881M (Market Value @ HK$10/share)
電訊: HK$6,000M (大數計)
57% 大昌行(1828): HK$886M (Market Value @ HK$0.87/share)
公用: HK$9,700M (大數計; 包括西東兩隧道以及國內電廠資產)
地產: HK$16,320M (0.4x 08 Price/Adjusted-NAV)

總計: HK$58,306M
其他母公司減值: (HK$7,195M)
外匯虧損: (HK$14,700M)
合理值: HK$36,411M

30% Discount: (HK$10,923M) (同Conglomerate算帳通常要打折)
實際的合理值: HK$25,488M (每股合理值HK$11.6)

50% Discount: (HK$18,206M)
實際的合理值: HK$18,206M (最保守情況下每股合理值HK$8.29)

O/S Shares: 2,197M


換句說話,算到好保守,中信泰富點都值HK$8,同埋間野實唔會倒閉既,剩低既係「Timing」問題。無論如何,榮太子,我都係同您同一陣線,望都望個油價大跌(不過機會又一D都唔細嫁wor).......

要重申一點,中信泰富並不適合大部份但求安穩股息的投資者,但現價很大機會會吸引投機者的垂青。

題外話,自1990年成立後,中信泰富一直擔任重要的政治任務,此特殊任務自1997回歸後便完結。英資財團太古(19)和中電(2)97前為了買下政治保險,分別主動將12.5%國泰股權(1992年#)及20%中電股權(1997年^)賣給中信泰富。老一輩的讀者通常都會對中信泰富有另一番看法。

# 1996年中信泰富增持國泰至25%,2006年將之減持至17.5%
^ 1999年中信泰富減持中電股權

星期二, 10月 21, 2008

明朗化

TED回落
南韓、烏克蘭、冰島的計時炸彈有解決跡象
傳媒無晒方向
黃金向下
美元走强
越來越少人以高負債、高貿赤等蠢原因看淡美元(至低限度他們已經閉了咀)
沒有人再大大聲說商品市場只升不跌,而漠視經濟現實
畢老說買美股
不少傻瓜仍說畢老買貨是基於愛國原因(笑死)


看來形勢發展越來越明朗化.....

星期日, 10月 19, 2008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智慧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是筆者最尊敬的投資大師其中之一,跨張一點說,拜讀完此君的作品後,可能會對坊間大部份有關投資的書籍失去興趣。至低限度,這觀點對筆者來說是成立的:


(一) 股市

股市與經濟:
男子帶著狗在街上散步,狗兒先跑到前面,再回到男人身邊。接著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遠,又再折回來。反反覆覆,最後男子和狗同時抵達終點,男子走了一公里,而狗兄跑前跑後地走了四公里。
男人就是經濟,狗則是股票市場。然而,長期來看,證券市場無法脫離經濟。

市場的邏輯:
證券市場有自己的邏輯,和普通消費者的邏輯沒有什麼關係。

股票價格:
股價永遠不會和企業的實際價值相等,總是或高或低於合理值。

資訊:
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不會令我激動。在讀報紙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對我來說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訊息。

測底:
在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是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
當最後的樂觀者變成悲觀者,當傳媒氣氛變得非常負面時,便是市況見底的跡象。

市場升跌:
暴漲和崩盤是分不開的搭檔。

股票走勢:
貨幣供應 + 心理 = 趨勢

恐慌性拋售:
就像在電影院裡,有人喊著火了,於是所有人衝向唯一的逃生門。結果是雖然連一根火柴也沒有點著,卻出現了傷亡人士。

投資人最壞的特質:
固執和猶疑不決

投資人最好的特質:
直覺和靈活性。直覺是下意識的邏輯和想像力,而投資人出錯時必須立即修正。

買賣的原因:
決定是否出售某隻股票跟買進價格沒有關係,而是取決於未來的發展。

內幕消息:
股市上的「消息靈通」經常是「毁滅」的代名詞。

耐性:
一個沒有耐力的投機者雖然有理,但永遠為之太晚。

投機者:
有遠見的戰略家,制定周密的計劃和策略,根據每天發生的事件進行調整。投機者總有一個想法,這亦是投機者和證券玩家的分別。

投資者:
市場中的長跑者

證券玩家:
市場中的賭徒

逆向操作:
勇於與眾不同,大家必須訓練有素、冷靜,有時甚至必須玩世不恭。因此在證券市場內,只有少數人能夠投機成功,所以投資人必須勇敢、全力以赴,明智,甚至表現得自負一些。對自己說: 「我知道,其他人都是傻瓜」

不忘彈性:
但如果出現根本性變化,例如戰爭、重大的政治和經濟決策等無法預料的事件時,就必須馬上考慮後果,必要時還要放棄昨天還十分喜歡(但今天變得很貴)的股票。

技術分析:
圖表可能賺錢,但肯定賠錢



(二) 經濟/匯率

通漲:
輕度通貨膨脹根本不會危害經濟。寧要5%通漲率,也不要5%的失業率。

通縮:
通縮時,貨幣供應持續短缺,消費者什麼也不想買,企業也不投資。在這情況下,沒有消費和投資,亦妨礙經濟發展。

金本位:
金本位制度猶如一條雙人被,棉被下的兩個人都試圖把被子拉向自己這一邊。嚴守金本位制阻礙貨幣供應的靈活性,隨之而來是失業、危機和破產。
總有一些政治家和經濟學者,每當外匯激烈波動時,總要求回到金本位制度。

美元:
在弱小與高強的衝突中,大多數人總是同情弱小。
全世界的人總是抱怨美國的貿易逆差,儘管多年來美國一直是整個世界經濟的「母乳」。
美國人將大部份的積蓄投入巨額的人壽保險和股票投資。

匯率:
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財政管理制度,才是構成貨幣強弱的主因。

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等同一塊切得不平均的大蛋糕,而社會主義則是一塊切得大小均等的小蛋糕。結果是大小均等的小蛋糕塊,比大蛋糕上最小塊的蛋糕,還要小很多。

星期五, 10月 17, 2008

Layman Brothers

咁都俾你諗到,「Giordano」真係要服左你。

不過要等到10月24日先至有得買,暫時睇住相先啦!


欲看多幾件,可以走入去下面個Link慢慢睇飽佢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22415201160340229.html)

----------------------------------------------------------------------
How to Be Fashion Forward for Financial Mayhem
(WSJ; Posted by Deal Journal; 16 Oct 08)

What's got Hong Kong spooked this Halloween? Wall Street.

Clothing retailer Giordano International Ltd.–the Gap of Asia–occasionally releases collections of themed t-shirts, such as ones sold this summer celebrating the Beijing Olympics.

For this Halloween season, Giordano took inspiration from the bloodletting in the world's financial markets — mixed with a bit of creative misspelling to dodge lawsuits. One shirt features two grim reapers above the name "Layman Brothers," while another features the logo for AIG with a skull in the place of the I. The most gruesome features the "Merirll Lynch" bull chopped up like a bloody slab of meat.

Says the company in a statement: "Always on the cutting-edge of fashion by way of 'making a statement' for the masses, Giordano has incorporated a sense of dark humor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state."

It continues: "Although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affected many negatively, Giordano has chosen a brainy way to lift spirits with ‘Halloween HalloTees’ that are equally stylish, casual and spooky."

The shirts go on sale in Hong Kong on Oct. 24, and will cost HK$120 (US$15.47) for as long as supplies last.

–Geoffrey A. Fowler in Hong Kong






星期三, 10月 15, 2008

笑看天下

近日市場雞飛狗走,人群猶如驚弓之鳥,觀察週邊的人以及傳媒報導後,有以下感想:

1) 群眾的看法通常不是最明智的,主要原因是不外乎貪婪、恐慌以及以倒後鏡來駕車。

2) 亞洲各國的「Trade Surplus」背後易意味著西方國家的豐厚利錢。然而,不少人(包括主流傳媒)仍然以過時的「Mercantilism (#)」經濟觀去看世界。別忘記,西方企業往新興市場下單,最大得益者仍是西方國家。「Trade-Deficit」還是用來騙下政客和小市民而矣。

3) 主流資金仍是在歐美投資者和企業手中,他們無論在資源、經驗以及技術上都具有競爭優勢。

4) 外資流出新興和商品市場是「Warning Signals」,看埋匯率走勢形勢更明顯。

5) 預測經濟不是容易,但仍不是完全沒有蛛絲馬跡。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方法不是以滯後的出口、內需銷售數據來看。

6) 長線價值投資是好事,但恐怕不是所有行業都能應用。長遠而言,還是相信業務和地區分散的老牌國際巨頭,永遠不忘現金流、風險管理、派息穩定的重要性。

7) 若然留心一點,不難發現畢老的長線組合是以不受經濟週期影響的股票為骨幹,而這些企業的行業競爭優勢很強、現金流十分穩定,並有穩定派息記錄。例子如Coca Cola, Johnson & Johnson, Kraft, P&G, Tesco, Wal-Mart等等,亦有Wells Fargo及American Express等風險管理優越的金融股。當然,該投資宗師亦同時能掌握世界各地的大趨勢而作出中線投機,例如05至08年的石油股份買賣。

8) 很多時「投資」和「投機」沒有明顯區別。某程度上看,投機有時侯比死板的「長線價值投資」還要來得安全。算入「上升潛力」、「下跌風險」、「Catalysts」以及「Black Swan」等因素後,誰說投機是危險的? 問題是閣下的技術水平及潛力而矣,投機非硬科學.....

9) 「Common Sense」不能缺,但往往不是每人時刻都有。一般而言,「Logic Crunch」與「Credit Crunch」是好兄弟。

10) 賭場找「最黑個個」對著幹,股市找「名燈」。「燈神」不重「對或錯」,而是「Consistency」 ^_~

11) 已故的鄧普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有三句話都幾值得大家反思一下:

「別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將投資分散在不同的公司、行業及國家中,還要分散在股票及債券中,因為無論你多聰明,也不能預計或控制未來。」

「對不同的投資類別抱開放態度:要接受不同類型和不同地區的投資項目,現金在組合裡的比重亦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一種投資組合永遠是最好的。」

「監控自己的投資:沒有什麼投資是永遠的,要對預期的改變作出適當的反應,不能買了只股票便永遠放在那裡,美其名為「長線投資」。」


今日講住咁多先.......


# Merchantilism是16世紀的舊觀念,當時西班牙人以為只出口(令黃金流入)是令國家富有。但經濟效益不是黃金的多少,而是國家的總體生產力(Productivity/GDP)能否經由貿易而提高,皆因每一個國家有自身的Comparative Advantage,而貿易是能提高各國的經濟效益。

星期一, 10月 13, 2008

沒有三聚氰胺的大白兔,我撐你!

受近月的毒奶事件的影響,就算連老牌子「大白兔奶糖」亦不能獨善其身。然而,得悉該產品的生產商「上海冠生園」在標識中向消費者保證新品不含三聚氰胺,念在其歷史意義和品牌,還是要走出來支持一下!


「公司發言人王詣羿說﹐工廠已經恢復生產﹐產品將採用全新包裝、在標識中向消費者保證新品不含三聚氰胺﹐但除此以外公司尚未制訂出營銷策略。她指出﹐公司首先是想讓產品重新上架﹐然後再考慮促銷活動。」

「這種外包裝是一個微笑的白兔形象、裡面是可食糯米紙包裹的奶糖在幾代中國人中長盛不衰。當美國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 1972年對中國進行歷史性的訪問時﹐中國時任總理周恩來就用大白兔奶糖招待了他﹐據稱這是周總理最喜歡的甜食。」

「大白兔奶糖首產於1943年﹐它細膩的口感象徵著當時上海奢華的生活方式。在1949年共產黨建國後﹐該品牌被收歸國有﹐目前其生產商是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Shanghai Guan Sheng Yuan Food Ltd)。」

「在乳業危機爆發之前﹐大白兔算是老字號企業中經營得相當不錯的一家。市場調研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雖然大白兔奶糖的市場佔有率在外資產品的競爭面前有所下滑﹐但它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銷售﹐就其地理分佈而言也算是一個國際品牌了。美國某中文大報駐紐約的編輯Ketty Ho說﹐大白兔奶糖在唐人街里是個很受歡迎的牌子﹐現居美國的中國大陸人都喜歡它。」

----------------------------------------

乳業危機毒殺"大白兔"?
(WSJ; 10 Oct 08)


中國人最愛品牌之一的大白兔奶糖已在中國當前的乳業危機中感受到了生存威脅。

這種外包裝是一個微笑的白兔形象、裡面是可食糯米紙包裹的奶糖在幾代中國人中長盛不衰。當美國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 1972年對中國進行歷史性的訪問時﹐中國時任總理周恩來就用大白兔奶糖招待了他﹐據稱這是周總理最喜歡的甜食。


大白兔奶糖的賣點之一是它的奶油含量。當20、30時年前牛奶在中國還是稀罕物時﹐據說七塊小小的奶糖就相當於一杯奶。然而﹐當嬰兒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消息於9月11日曝光後﹐這種奶糖-牛奶的關聯就給大白兔奶糖帶來了災難性打擊。一時間﹐各種各樣的乳製品匆匆下架。(中國衛生部門週四時表示﹐有近47,000名兒童因三聚氰胺引發的腎結石而入院治療﹐較早先估算的14,500人增加了兩倍。)

大白兔奶糖在這場危機中倍受衝擊﹐從中國到芬蘭﹐再到美國威斯康星的一連串產品召回令其陷入尷尬境地。由於未能迅速實施損害控制方案﹐生產大白兔奶糖的國有企業已成了中國眾多老名牌在全球市場面臨困境的一個象徵。

WPP Group旗下廣告代理商智威湯遜(JWT)的北亞業務首席執行長唐銳濤(Tom Doctoroff)說﹐我認為大白兔奶糖是個家喻戶曉的牌子﹐而且許多人之所以喜歡它或許是因為有許多懷舊情愫蘊含其中﹐然而﹐大白兔奶糖發現自己在危機面前真的是毫無防備。

和大白兔一樣﹐中國還有數百個歷史悠久的品牌﹐有的已經屹立幾百年不倒。2006年時﹐中國商務部將434家企業確認為“中華老字號”﹐為它們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政府支持。但就象大白兔奶糖一樣﹐這些企業基本都已被共產黨收歸了國有﹐並一直由政府控制。它們當中有能力根據市場狀況迅速做出反應的寥寥無幾。據國有媒體新華社報導﹐從1651年起就生產“王麻子”牌剪刀的公司於2003年時宣告破產。

在乳業危機爆發之前﹐大白兔算是老字號企業中經營得相當不錯的一家。市場調研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雖然大白兔奶糖的市場佔有率在外資產品的競爭面前有所下滑﹐但它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銷售﹐就其地理分佈而言也算是一個國際品牌了。美國某中文大報駐紐約的編輯Ketty Ho說﹐大白兔奶糖在唐人街里是個很受歡迎的牌子﹐現居美國的中國大陸人都喜歡它。


大白兔奶糖首產於1943年﹐它細膩的口感象徵著當時上海奢華的生活方式。在1949年共產黨建國後﹐該品牌被收歸國有﹐目前其生產商是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Shanghai Guan Sheng Yuan Food Ltd)。在上個月檢測出樣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後﹐公司一度停止了生產。新加坡、澳大利亞、卡塔爾均勒令大白兔下架。該品牌的美國分銷商Queensway Foods Company Inc.在九個州召回了產品﹐其中包括加州、得克薩斯州以及夏威夷這些有大型華人社區的地方。

上海冠生園在這場行業災難面前基本上是在被動挨打。公司管理層拒絕回答細節問題﹐也不接受記者採訪。

公司發言人王詣羿說﹐工廠已經恢復生產﹐產品將採用全新包裝、在標識中向消費者保證新品不含三聚氰胺﹐但除此以外公司尚未制訂出營銷策略。她指出﹐公司首先是想讓產品重新上架﹐然後再考慮促銷活動。

唐銳濤則認為還有更多可以做的。他說﹐相比之下﹐止痛藥品牌泰諾(Tylenol)在應對類似的危機時就拿出了很多辦法。上世紀80年代泰諾中被人攙入了劇毒物質氰化鉀﹐之後它就率先在市場中推出了防破壞包裝﹐而這只是公司所做各種努力中的一個例子。

上海冠生園的部分問題在於其母公司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Bright Dairy & Food Co.)在當前危機中泥足深陷。光明乳業為國有的光明食品集團下屬子公司。中國政府檢測中﹐該集團和其他20多家乳製品企業一道被檢出產品中含有三聚氰胺。長期大量攝入這種化學物質會使人罹患腎結石﹐對幼兒來說更是如此。王詣羿表示當時冠生園的部分原料奶來自光明乳業﹐但她說現在的供應已是安全的了。


星期四, 10月 09, 2008

I Will Be Back

各位請留意一下渣打(2888)於2009年的風險:

- 亞太區主要貨幣近月來大幅貶值(如下表),其中韓Won兌美元(KRW)由7月份的1,041大幅貶值至1,381

- 壞帳可能大幅上升,不少亞洲企業近兩年借入大量美元債(以南韓為甚),轉強的美元將會成為她們的惡夢

- 不少亞洲地區過度借貸,其中以南韓、印尼、泰國和台灣的風險較高

- 美國經濟還未復蘇、歐洲經濟轉弱,再加上歐羅突然大幅貶值,將會嚴重影響區內地區的出口和投資

- 資產泡沫爆破亦是風險

- 投資市場積弱亦暗示2009年的中間收入將會嚴重減少


在強勁的1H08業績帶動下,2008年的純利可能仍會按年上升10%至15%左右。然而,在匯率、壞帳、增長放緩等風險下,不排除2009年渣打的純利(以美元計)會同比下跌20%至30%左右。

一直有留意本部落格的讀者應該不難察覺筆者近月來開始對亞洲市場的看法變得十分審慎,亦應該知道筆者近數星期正在撤離渣打。

I will be back, but not before 2010......


亞太區主要貨幣匯率
韓國KRW: (Jul-08: 1041; Oct-08: 1381; 貶值幅度: 24.6%)
新加坡SGD: (Jul-08: 1.363; Oct-08: 1.473; 貶值幅度: 7.5%)
台灣TWD: (Jul-08: 30.35; Oct-08: 32.50; 貶值幅度: 6.6%)
印度INR: (Jul-08: 43.04; Oct-08: 48.80; 貶值幅度: 11.8%)
馬來西亞MYR: (Jul-08: 3.267; Oct-08: 3.497; 貶值幅度: 6.6%)

星期三, 10月 08, 2008

寫D野鼓勵下大家啦

「個市咁爛,點玩呀? 」 「唔緊要,爛市有爛市既玩法」

「股價回來必有因,留住先」

「慢慢玩啦,定D黎」

「嬴錢未必開心嫁,有時買岩個Sector滿足感先至大」

「哇! 你駛唔駛整係識得收息?」 「個市咁差,有得收下股息到唔錯嫁啦!」

時光又倒流到1992年

聯儲局(FED)、英倫銀行(BOE)、歐洲央行(ECB)全部減息半厘(50 b.p.),中國人民銀行亦減息27b.p.。

低息的時代已來臨,美國的息口可能離底不遠,但歐羅區、英國、中國、澳洲等地還有一定的減息空間。

另外,高通漲的年代已過去,廉宜商品和低經濟增長將會是2009年的大形勢。

全世界還是要看美國的,這便是經濟的現實。話時話,時光又倒流到1992年.....未來3年可能是環球大型企業的天下。

甚麼BRIC、新能源、商品天堂、高估值的內需股、Tech股,還是忘記吧!

買股票,始終離不開經歷多個週期的老牌優質股,定期收下股息都唔錯。具實力的優質股是會有不俗增長的。

股票,還是有高息派的大藍籌最為實際; 薑,還是越老越棘的!

歐羅的前景

與其驚美國,倒不如擔心歐洲(不計英國)會否長線走下坡.......

歐洲大陸有一堆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極端社會主義(Socialism)製造以下情況:

1) 沈重的社會福利成本令歐洲人和企業支付偏高的稅項(如下表)
2) 工會的過度坐大令企業的投資變得審慎,舉例說歐洲的企業要解僱表現不佳的員工是十分困難的
3) 高稅率亦壓制個人消費的意欲,德國人除了儲錢於銀行外甚麼也不敢去做
4) 高投資稅又令金融投資市場的效率降低
5) 高稅率、工會的坐大、保謢主義又令外資卻步
6) 繁文褥節的官僚又令政府的效率降低
7) 歐盟內成員國政府各自為政,因而削弱其應付危機的能力和效率


各主要發達國家/地區的稅率:
美國 (個人: 0%-35%; 企業: 15%-39%)
英國 (個人: 0%-40%; 企業: 21%-28%)
德國 (個人: 15%-45%; 企業: 29.8%)
法國 (個人: 10%-50%; 企業:33.3%)
意大利 (個人: 23%-43%; 企業: 33%)
澳洲 (個人: 0-45%; 企業: 30%)
日本 (個人: 5%-40%; 企業: 30%)
香港 (個人: 0%-15%; 企業: 16.5%)
星加坡 (個人: 3.5%-20%; 企業: 18%)


任總都俾埋Tips,大家識做

-------------------------------------
任總:歐不協調救市有問題
(明報; 8 Oct 08)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歐洲各國在不協調的情況下,以各自的方法救市,將產生跨境矛盾問題。

他指出,歐洲各金融體系都出現了危機,而各政府在不協調下,用各自的方式救市,將會出問題。特別在貨幣一體化之外,各國的存款保障上限各有不同,會產生跨境矛盾。

星期一, 10月 06, 2008

新興市場的風險

一直有留意本部落格的讀者應該不難察覺筆者近月來開始對亞洲市場的看法變得十分審慎,可以借機再道出箇中原因:

1) 2006年至2007年,遊資太多以及弱美元令全球資金炒賣各新興市場的房地產、股市,並有不少熱錢投資於區內的基建、生產線、地產發展等商業投資項目。
2) 弱美元,再加上經濟前景不俗令不少亞洲企業借入大量美元債
3) 在新興市場的需求強勁,再加上全球資金炒賣的推波助瀾下,各商品價格暴升至經濟不能維持的水平,亦即大泡沫
4) 過度投資亦導致生產量開始過剩的情況,其後的需求放緩是十分可怕的情況
5) 去到2007年末,2008年初,房地產和股票的價格達到過熱的水平,其中以中印兩地的泡沬更是大得可怕。

正所謂物極必反,不管源頭是美國經濟放緩、歐洲經濟放緩、全球金融危機、商品價格所導致的通漲問題、或是有人獲利回吐也好,最後都是導致最麻煩的情況 --- 熱錢流走(沒錯,全球最有錢的還是歐美的投資者和企業)

接著的反高潮是不能避免(問題是震盪有多少),資產價格大瀉、貸款放緩、需求放緩、企業盈利率下跌、亞洲貨幣貶值、以亞洲貨幣計的債務大增、失業率上升(低增值製造業職位的穩定性不高)、銀行壞帳大增.......

上述負面趨勢當然有停止的一天,不過還是要等待美國經濟復蘇所推動的亞洲出口增長,另外又要等待亞洲資產價格大幅調整、利息見底、銀行壞帳以及失業率見頂吧!

沒錯,內需以及政府持有的財富是能夠減低上述的震盪,但仍無法阻止大形勢的發生。De-Coupling還是說笑好吧,全球經濟一脈相連(萬物相依而生),除非自己完全不出口,不進口。

這就是經濟的現實!

---------------------------------

ASIAN PAIN
(Financial Times; 1 Oct 08)


It's official: we are all in this mess together. Panic engulfed Asia, which woke on Tuesday to find US politicians had thrown out the $700bn bail-out plan. Stock markets tumbled and central banks were obliged to pump in cash. For Mitsubishi UFJ, Japan's biggest bank by assets, the math was especially graphic: its $9bn investment into Morgan Stanley, announced late Monday night, was worth some $500m less the next morning.

Asia has always been more than an interested bystander. On the one hand, cash piles are robust – central banks in the region hold roughly $4,000bn of reserves – as are balance sheets. Hence the ability to pounce when bargains emerge. But external economic slowdown swiftly feeds through to the export-intensive region. The inevitable flight to safety means more foreign capital leaving emerging Asia, marking down assets and weakening currencies. Even absent a co-ordinated global effort, Asian monetary policy will necessarily switch to easing; receding inflationary pressures have already enabled China to move. Further fiscal expansion looks inevitable.

Drilling down, vulnerable sectors include Australian and Korean banks. Both, unlike their neighbours, lend more than they take in deposits and are reliant on overseas markets for funding – to the tune of one-third of the loan book in the case of Aussie lenders. Frothy property markets, especially in the financial centres of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are another case in point, especially as banks slash staff and, with them, home rental allowances. HSBC this week also hiked Hong Kong mortgage rates by 50 basis points, dealing another blow to an already falling market. And there could be further to go: as Citigroup points out, residential prices were 33 per cent lower in 1998, during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Meanwhile China, notwithstanding its rhetoric about learning from the US crisis, is merrily ploughing a similar path – seeking to galvanise the property market by loosening loan to value requirements on new home purchases. Asian pain is just starting.

星期日, 10月 05, 2008

國內PMI的解碼/華創

近日很多人對兩個調查組織公佈的「Purchasing Manager Index (PMI)」議論紛紛。先不談「CLSA Asia-Pacific Markets (Markit Group)」的PMI(該指數於9月份滑落至47.7,亦即暗示中國的製造業進入萎縮狀態),今次集中研究一下為何另一個PMI數據(由CFLP及CLIC兩個組織提供)由8月份的48.4上升至9月份的51.2?

(http://www.lifunggroup.com/research/pdf/PMI_october08.pdf)

一般而言,「PMI=50」為製造業景氣(以及以工業為主的中國經濟)之盛/衰分界線,因此有人會想會不會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已經見底? 若然加一點眼力分析一下各行業的走勢,可能會令樂觀者重新考慮。

PMI超過70的行業:
飲料
煙草

PMI低於30的行業:
煉油
煤炭
煉鋼


另外,新出口訂單指數仍然低於50(9月份的數據為48.8),其中產品類別的分佈如下。

超過60的行業:
成衣
鞋類
煙草

低於40的行業:
化工及塑膠產品
金屬製品
成品油
煤炭
紙製品
印刷品
運動用品


反映國內未來需求的「Backlog Order」數據,略為增加至47.3,但是主要由「飲品類」產品推動,如下。

飲料: 63.3
化工及塑膠產品: 29.3


換句說話,國內經濟的中期前景並不太樂觀,人們對週期性產品的需求減少,相反可能會增加生活必需品(例如飲料)的需求。出口方面,由於歐美的經濟已經轉弱,成衣和鞋類等的出口仍然強勁,但其他週期性或高檔產品的出口將會放緩。


若然現時一定要投資一隻中資股,可能是息率不低、管治不俗,並且有政府背景的「Consumer Staples」 --- 華創(291)

按股價HK$19.4計,華創的預期08年市盈率和股息率分別為18倍及2.6%,考慮其穩健的業務組合(國內的超市連鎖店、國內的雪花啤、香港的五豐行),實屬不俗之選。近月來商品價格大挫可能會提高華創的利潤率(Profit Margin)。

TED搞的鬼

簡單一點說,「TED Spread (Treasury & EuroDollar Spread)」是指金融市場需要的「Risk Premium」,如下:

TED Spread = LIBOR - 3-Month US T-Bill Yield


在金融風暴下,近日「TED Spread」由8月份的1%大升至10月3日的3.87%,這亦暗示銀行之間的同業拆息(Inter-bank Rate)由3%p.a.大升至5.87%p.a.(如下)。

(http://www.bloomberg.com/apps/cbuilder?ticker1=.TEDSP%3AIND)


存款基數不強健或自由現金流不強的金融機構自然麻煩,但其實同時亦影響一些現金流穩定、以及08及09年有很高機會維持07年股息的高息股(如下)。不少優質的收息股近一兩個星期突然被人大量沽售,即使本港經濟放緩亦不太像會嚴重地影響她們的來年的股息(或許恆生銀行仍有本身的風險):

電盈(8)
恆生(11)
希慎(14)
太古A(19)
利豐(494)
TVB (511)
領匯(823)


若然要拆局,「TED Spread」大升可能是主要原因。正當「Money Market」可以達6%p.a.的回報下,機構投資者可能要求收息股須要給予較高的股息率(Dividend Yield)。

然而,低利息是未來數年環球的趨勢,而正當金融市場的不明朗因素減弱後(TED Spread下降至1%至2%左右),市場可能會重新垂青這些穩健的收息股。

但為何匯控(5)、維他奶(345)以及宏利(945)等收息股的股價仍然穩定? 原因十分簡單,這類股票要不主要於歐美市場內交易,便是本身的股息率已經很高。

內需股一定是Defensive??

首席財務長九月份辭職、分銷商的產品庫存堆積如山,可能是令李寧(2331)股價近數星期積弱的原因。其實想深一層,該體育品牌經營者正面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挑戰,過往中檔產品定價策略(接近外來對手Nike的售價,而產品質素不及外來者)可能令李寧未來12個月的銷售增長放緩。

「Wall Street Journal」有關李寧的文章指出:「這也體現了中國不斷增長的消費品企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些公司過去沒能充分挖掘產品盈利的潛力」。無可否認,除了其民族品牌和地方分銷網絡外,李寧並沒有獨特的競爭優勢,並不像Nike和Adidas一般擁有成熟的研發和設計團隊。

即使假設李寧09年的銷售額和盈利能乎合分析員的預期,這並不一定表示股價已經見底。

按HK$14.34計,李寧的08年的預期市盈率和股息率分別為19倍及1.6%,調整後09年的預期市盈率和股息率分別為16倍及1.9%(假定09年增長為13%至17%左右)。以現在的經濟和投資環境下,李寧並不算吸引,至低限度不能令好息之徒垂青。

事實上,現時市場上不乏高息率、強勁現金流、生意穩定性高以及增長潛力不俗之選,尤其是當李寧並不是完全無風險的。

------------------------------------------

李寧跌回地球
(WSJ; 3 Oct 08)


兩個月前﹐中國前體操運動員李寧挑戰地球引力﹐在北京“鳥巢”上空“飛天”點燃奧運主火炬。

不過事實表明﹐市值18億美元的香港上市公司李寧有限公司(Li Ning Co.)股票飛升的可能性要小的多。自8月11日﹐也就是奧運開幕式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以來﹐該股已經累計下跌了26%﹐較年初更是跌了一半有餘﹐而同期整個股票市場市值蒸發了三分之一。


奧運會之前﹐李寧公司的基本面看起來良好:截至6月份的上半年該公司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8%。調查也顯示﹐李寧公司董事長亮相奧運開幕式後﹐該公司的品牌認知度在國內大幅提升。

不過奧運會之後﹐該公司的前景看起來卻令人頗感不安。李寧公司的首席財務長上個月辭職﹐據說各分銷商的產品庫存也堆積如山。而且﹐投資者也越來越懷疑李寧公司是否能將正面宣傳轉化為國內的強勁增長或海外業務的擴張。

這也體現了中國不斷增長的消費品企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些公司過去沒能充分挖掘產品盈利的潛力。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令人矚目﹐但是很難讓人想起一個世界性的中國消費品品牌﹐或許只有家用電器製造商海爾集團除外。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能方法是引入必需的營銷知識﹐或是和一家領先的國際公司合作﹐就象果汁生產商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想與可口可樂(Coca-Cola)聯手一樣。

與此同時﹐耐克(Nike)和阿迪達斯(Adidas)等西方品牌也都在增強進軍中國的力度。即使李寧能夠取得價格優勢﹐外國企業大膽的營銷技巧也可能幫助其縮小差距。

星期六, 10月 04, 2008

奶媽的時代

內地毒牛奶事件除了間接令優質的豆奶製造商(例如港資的維他奶)受惠,另一受惠的一群是來自傳統的行業: 奶媽

除了免除有害化學物的風險外,母乳餵哺有助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從而降低嬰兒患上中耳炎、腦膜炎、肺炎、腹瀉、小兒糖尿病等的機會。

另外,用母乳餵哺的早產嬰兒的智商較以奶粉餵哺的早產嬰兒為高,母乳含有較高水平的Omega-3脂肪酸,更能促進幼兒的大腦及視網膜發育。


其中「Wall Street Journal」的報導有一段幾「搞鬼」,筆者欲了解一下長輩如何知道「顏色和濃度跟配方奶一樣好」:

「28歲的張愛梅也為此自豪不已。她說,我的乳汁真的很好,長輩都說顏色和濃度跟配方奶一樣好。乳汁的量也很重要。艾曉雄說,她的乳汁足夠三個嬰兒吃的。」

---------------------------------------------------

牛奶危機四伏 奶媽重出江湖
(WSJ; 24 Sep 08)


在中國牛奶污染危機不斷加劇之時,一些母親開始靠出售自己的乳汁賺錢。

隨著中國的牛奶被有毒化學品三聚氰胺污染的消息上周流傳開來,深圳市初為人父的Jimandy Wu向妻子提出了一項“業務”:她可以當一名奶媽,也就是用自己的乳汁喂養人家的孩子。他在網上看到過有關這個行業的消息。

他24歲的妻子、當了媽媽的Tina Huang說,為什麼不呢,她說自己的乳汁很多,兩個月大的孩子根本吃不完。在電視上看到很多孩子因為奶粉受污染而吃不上奶,覺得自己的乳汁白白浪費太可惜了。

Huang以前的工作是當秘書,月薪只有人民幣1,000元(146美元)。而當奶媽每個月能掙12,000元,Wu說,這些錢可以給女兒買一些好衣服,還能送她上好點的幼兒園。

毒牛奶事件已經導致4名兒童死亡,逾53,000名患病,相關當局目前承認這起事件始於2007年底。中國家長們對此事恐慌不已,結果讓一門古老的職業得以新生。在網上發布廣告以及在全國各地家政機構注冊的中國奶媽薪水自9月12日牛奶危機爆發以來已經翻了一倍,現在最高可達每月18,000元人民幣。

周二,在深圳一個居民小區,6位新生兒的媽媽來到中家家政公司找工作,這家公司為家政工人以及越來越多的像Huang一樣的女性充當中介。該公司經理艾曉雄說,他在這個行業已經幹了十幾年,從來沒見過奶媽這麼搶手。從周五開始,艾曉雄已經登記了260位可以當奶媽的婦女,並為其中20個人找到了雇主。

雖然醫生說健康女性的乳汁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並能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但西方在19世紀就基本上摒棄了讓別的女人來喂養自己孩子的做法。但是這種做法在一些國家仍然很普遍。中國的奶媽行業也有相當悠久的傳統,但共產黨認為這種做法腐朽墮落,試圖予以取締。

母乳喂養的情況在中國日漸減少,配方奶粉則出現熱銷。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貧困農村婦女的母乳喂養比例從2000年的62%下降到2005年的38%。下滑的原因多種多樣,但許多人似乎都認為配方奶對孩子更有好處。在富裕程度更高的家庭,繁忙的生活方式成了母乳喂養的障礙。

許多公共衛生專家都提倡母乳喂養。主張母乳喂養、筆名“小巫”的Yanhong Wheeler在中國常常被與已故著名兒科醫師和作家斯波克(Benjamin Spock)相提並論。她說,這次的配方奶醜聞就像大自然給我們所有人敲響的警鐘,其責任不僅僅在無良商家身上,我們真的需要更加關心給孩子吃什麼的問題。

一些尋找奶媽的人說,他們迫切地想找到可能受到污染的奶粉的替代品。重慶市的肖桂東(音)有一個4個月大的孩子,他在一個網絡論壇上發布了尋找奶媽的廣告,要求身體健康、乳汁充足、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他給出的薪水為每月3,000元,並提供免費食宿。

最近剛剛跟妻子離婚的肖桂東說,他的母親給他照看孩子,他急需一名奶媽,尤其是在這麼多奶粉都有問題的情況下。

奶媽需求激增也引發了道德方面的問題。出賣自己乳汁的通常都是窮人。來自中國西北城市蘭州的何女士說,很多人都看不起這種工作,我幹這個只是因為沒有別的法子能多賺點錢。24歲的她在網上為自己發了一個廣告。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奶媽自己的孩子怎麼辦,因為很多奶媽都跟雇主一起生活,有時她們被禁止帶自己的孩子去雇主家。想成為奶媽的黃女士說,如果雇主有要求,她願意將兩個月大的親生孩子留在家裡。她說,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東西喂自己的孩子,比如米湯。

肖桂東說,他不想讓自己家裡有另一個孩子,如果奶媽給他兒子喂奶,她自己的孩子卻在哭,他可受不了。

他承認有的人會認為雇奶媽是剝削,但他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說,她們需要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工作,而我需要她們照看我的孩子,這是很好的交易,我們互相幫助。

為了確保所有人意見一致,深圳的家政經理艾曉雄要求所有想當奶媽的人跟丈夫一起到他的辦公室。他說,我得當面問她們的老公,他願不願意讓老婆去當奶媽。

在招募奶媽的過程中,他還要求看看這位母親的親生孩子。艾曉雄指著想當奶媽的張愛梅(音)4個月大的兒子張佑明(音)說,看這孩子多胖。張佑明看上去簡直像是米其林輪胎廣告小人。艾曉雄說,孩子越胖,就說明乳汁越好。

28歲的張愛梅也為此自豪不已。她說,我的乳汁真的很好,長輩都說顏色和濃度跟配方奶一樣好。

乳汁的量也很重要。艾曉雄說,她的乳汁足夠三個嬰兒吃的。

張愛梅提出異議說,可能只夠兩個。

艾曉雄在“道德、禮儀和態度”方面為員工提供專業培訓--比如說抱雇主孩子的最佳方式--以減輕情緒和身體狀況的波動。他還要求奶媽體檢時雇主一家人也一塊兒去。

一些準奶媽說,和雇主的契合度是她們認為最重要的。那個胖小子的母親張愛梅說,她第一次嘗試當奶媽是將多余的乳汁喂給鄰居的孩子。

她的丈夫、38歲的張明傳(音)說,我們並不是很在乎錢,只要能跟其他的家庭交朋友就行。

張愛梅說,看到毒牛奶的消息我氣壞了,我得伸出援手。

星期五, 10月 03, 2008

牛熊共舞,危中帶機

近幾天再度減持了平保(2318),同時亦加錢再增持宏利(945),宏利成為組合最大的持股。強美元、平宜商品、低利率的時代不遠矣,而不少市場訊息已暗示曙光將再度重臨美國......

牛熊共舞,危中帶機


七大持倉(佔組合的90%左右):
宏利(945) (25% - 30%)
利豐(494) (25% - 30%)
太古A(19) (10% - 15%)
國泰(293) (10% - 15%)
渣打(2888) (5% - 10%)
平保(2318) (0% - 5%)
招行(3968) (0% - 5%)

愚蠢的政客

北美人壽保險股今晚唔升先至有鬼!!


美國參議員Reid收回之前有關某保險公司瀕臨破產的言論
(WSJ; 3 Oct 08)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內華達州民主黨參議員Harry Reid週四收回了他一天前發表的有關一家大型保險公司即將宣佈破產的言論。

Reid週三曾對記者表示﹐必須儘快批准7,000億美元的華爾街救助方案。他特別提到﹐一家知名的大型保險公司瀕臨破產。當天晚些時候該救助方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

Reid的發言人Jim Manley在一份聲明中稱﹐Reid並未發覺有任何一家保險公司面臨破產威脅﹐他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也未同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的管理人士進行過溝通。

Manley稱﹐Reid對他之前的言論所可能引發的混亂表示歉意。

In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情緒
利率
中長期產業(及企業)前景
長期經濟前景
死亡


第一項無法預測
第二項中期或能預測(但不包括短期突發事件所帶來的不明朗因素)
第三及四項是有方法去預測,但這並不是大部份人能懂的遊戲
第五項是每人都能確定,「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這便是股票市場的真章

星期四, 10月 02, 2008

A Great Depression, However, Will Not

金融時報的文章精簡而到肉,值得參巧:

還元基本法,美國救市方案主力是為「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作出擔保,目標是令一些「Illquid Assets」重新得到金融體系的信任。換個說法,一些早前已經「綁死左」的資金可以重投市場,其中涉及不少「Money Market funds」。

新修訂的救市方案還包括協助大眾(Main Street)的措施,例如稅務優惠以及加大存款保障金額。

始終聯儲局及政府能做的是「提供新血 (Pump in Liquidity)」和「通血管 (Bail-out Plan)」,最終還要看「器官」的虛實。把一把脈,美國經濟有穩下來的跡象,至低限度可能「離底不遠」。

然而,即使方案再次被否決(雖然機會很細),美國會否再面臨1929至1933年式的大衰退? 機會似乎很微:

1) 1929年以「金本位制度(Gold Reserve System)」為貨幣政策的根據,黃金流走後(經濟轉弱後,入口少了,出口多了),美國政府為了保衛美元而抽走市場的資金來購入黃金
2) 由於內部政治鬥爭,聯儲局當時並沒有減息和提供流動性,相反實行偏緊的貨幣政策
3) 結果是金融市場的流動資金枯乾,結果令很多銀行倒閉。其中不少本身資金充裕的銀行因為大量恐慌式擠提而被迫結業
4) 再加上1929年的美國人並非富有,沒有可觀的財富和現金流去維持消費
5) 製造業相對總就業人數的比率很高,而製造業相關職位的穩定性很低,經濟轉弱便等同失業率大升
6) 1929年美國所有資產市場都嚴重過熱,而民間過度借貸和投資,其後泡沫爆破的後遺症嚴重
7) 歐洲經濟又轉差,出口都不行

結果是經濟大蕭條,直至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推出救市方案,同時間亦取消該死的「金本位制度」......


「經濟大蕭條」,一知半解的人還是慎言為妙!!

------------------------------------------------

Consequences of No Bail-Out
(Financial Times; 30 Sep 08)


The US banking system is like Schrodinger's unfortunate cat. Until the US Congress decides to back the bail-out package or not, it is caught in a curious state between death and undeath.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either result?

Life, with a variant of the Paulson plan, should be calmer. If the Treasury can create prices for mortgage backed paper by acting as a buyer, it will have two positive effects. Capital that is now useless will re-enter the system. And reasonable valuations will help banks to come clean about their exposure. Bank failures lie ahead – the credit party hangover must still be faced – but some trust should return. The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should then be able to deal clinically with stricken institutions as it has done so far, without paralysing the system.

However, if the plan is blown away by political winds, bank funding will continue to dry up as cash is hoarded. Commercial paper markets will remain dysfunctional. Absent such short term funding, companies will be forced to draw more heavily on pre-arranged revolving credit lines. Money market funds, the arteries of the economy, could again seize up. Bankruptcies, both financial and otherwise, will follow.

A great depression, however, will not. It will be unpleasant, but banks have suffered bouts of distrust before. The eurodollar Ted spread – which measu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sk-free rate of US T-Billls and interbank lending rates – was above current levels for prolonged periods in 1973-74, and in the early 1980s. Merrill Lynch, using IMF data on the 124 banking crises of the past 27 years, points out that the cost to the taxpayer averages 13 per cent of GDP. The greater the spending, it seems, the smaller the hit to growth in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longer it takes the authorities to start cleaning up, the greater the eventual 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