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在接觸一堆有關投資的書籍,聽取一大堆投資理論,甚至在市場內測試一段時間後,很自然便會進行一個消化的過程,再跟據各自的情況而發展適合自己的方法.
值得注意,即使是很多人認識的"Fundamental Analysis(FA)"和"Technical Analysis (TA)",是有各自的優點和限制.而問題的精結所在處是那一套方法適合自己,而非那一個方法是好還是壞.更重要的是 ---> 自己對一個方的學藝有幾精??
再提升一個層次的話,便是集百家之法後漸漸悟出自己獨特的一套投資(投機)心法和操作手法, 並且看破人為的界限(Boundary),這亦是宗師級人物的必經階段.
目前來說, 筆者時常運用到以下的方法:
- Top-down的宏觀大局分析
- 反向人群心理的操作(只低限度是Avoid the Crazy Crowd), 這方法通常不會錯得太離譜
- George Soros所常用的Reflexivity
- 所謂的個股Fundamental Analysis
- 間中看下Chart, 但僅是作參巧
- 一些交易操作方法, 包括"Position Control","Cut Loss / Stop Gain","Exit Strategy"
有一點可以幾肯定, 市場內的資產價格通常是高於或低於所謂的"Fair Value",而這個所謂的"Fair Value" 仍是動態的(Absolute Fair Value是不太可能的). 再看深一層,一切事情都是變幻無常, 而且往往是由人的心理(Psychology)變化所推動.
以下是一些筆者時常會翻看的好書,可能你們亦用得著:
- Trading Rules: Strategies for Success (William F. Eng)
- The Alchemy of Finance (George Soros)
-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系列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 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 (Lauren Templeton)
- The Education of a Speculator (Victor Niederhoffer)
當然,"Warren Buffett"的"Letters to Shareholders"亦是值得各位去閱讀和思考.
3 則留言:
剛在重讀一下 "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書中第二章講到鄧爵士基於對歷史的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在美國經濟蕭條下買入一籃子美股,獲利豐富。
重點是在他看對了方向時所選的公司,期間他選股時反而迴避了一些”好公司”(那些二戰前從未虧損的公司),而選了一些邊際公司,而兩者持股期間的差別達10多倍。
引用書中原文(小弟讀手上的是中文版):
「舉這個例子,並不是告訴平價股獵人,說選擇股票一定要選邊際公司。相反的,我們在這裡學到寶貴的一課,那就是【選擇投資的方法,務必保持彈性】。平價股獵人如果忽視課稅方式等重要的細節,或者執著於一種策略,【只買最好的公司,可能會錯過市場上的黃金機會。】
Simon:
最差勁的公司,其谷底反彈力度可能是最驚人,當然先決條件當然是投資者要確定它們不會在行業低潮時倒閉
另一做法當然是Position Control同埋分散買幾隻 :)
以下是小弟的投資網誌, 請多多指教.
http://blowwaterj.blogspot.com/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