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前筆者曾提及過美國的貿赤情況,其實多年以來美國一直是淨入口國,並從亞洲多國入口多種消費產品。但長期以來,美國的經濟是往上走,而兌多國匯率則是「時強時弱」的遊戲。
其實諸位有沒有想過美國貿赤的最大的受惠者是誰? 中國等亞洲出口國,應算是受惠者。但最大的受惠者可能大家想不到 ---> 美國!
自1970年代起,美國已加快將製造工序「出口(轉移)」至亞洲多國。「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美國總就業人數」比率由1970年的21.5%下跌至現時的10%左右,這亦說明美國的多年貿赤並非意外(Everything is not an accident, right?)。
那麼人為的貿赤對美國有何利益?
1) 相對服務業來說,製造業(尤其是低增值的加工活動)的就業穩定性較低。舉例說,經濟不景時企業還需要「Sales」、「Customer Service」、「Marketing」、「Finance」和「Accounting」等人才。但在訂單減少下,工廠就有迫切性去開除過剩的工人。
2) 在較低成本地區內生產,美國企業能夠騰出更多的盈利,美國政府又可以多收企業稅。
3) 另外,在較高的盈利和現金流下,上市的美國企業能夠派發更多的股息,而長遠股價是向上的(無可否認,近二十年內美股確實是向上的)。
4) 因此,長年累月美國人是越來越有錢的,其中不乏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和最成功的投資者。
可能有人會說後現金流角度看,美國人不斷向亞洲諸國付鈔,事實又是如何?
1) 不少亞洲消費者不斷購買美國產品,於亞洲受歡迎的美資品牌多不勝數,「McDonald」、「Coca Cola」、「Pesi Cola」、「HP」、「Dell」、「Starbucks」、「Disney」、「Warner Bros」、「Dreamworks」、「Google」、「Microsoft」、「P&G」、「3M」、「Merck」、「Pfizer」、「Mattel」、「Hasbro」......
2) 不少亞洲企業的資本開資又是入口美國貨,「GE」、「Boeing」、「Oracle」、「IBM」、「Caterpillar」、「Honeywell」
3) 會計、商業顧問及金融股務,又是避不開美資企業。
除此,不少美資企業近年投資於亞洲企業和股票,例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數年前投資於建行(939)的股權。
你們說,誰是最大贏家?
順帶一提,另一淨入口國英國何嘗又不是玩同一把戲?
8 則留言:
哈哈, 如果留意美國GNP中的國外收益, 便足以支持你這篇文章的論點了~ :)
大概是這樣吧.....哈哈!
貿赤其實都幾誤導......比如美國公司俾material 中國工廠加工出口....其實中國工廠只係實賺加工部分(其餘d賺的都係美國的中國分公司e.g.版權,license fee.....).不過係國家層面全部貿易金額就入中國到.
正是如此,所以整篇文出黎講解下。
同你傾幾句,發覺你既見識實在不簡單!
Hi Albert,
過獎了.只係剛好對呢幾個topics 有d心得.口多插下嘴.
所以d 咩貿赤點多d政客點嘈都好,美國公司從來唔會插手做野,大家心知肚明呢個係國家推卸經濟責任的手段.
BTW, 我相信大部分美國人係唔知貿赤definition 同點計.所以d 政客先成日攞出來遘(唔排除部分美國政客係唔知貿赤對自國有利)
很對!
世間太多愚蠢政客,演技100分,經濟金融零蛋。
所以當年克林頓一句"Fool, this is economy!"就KO老布殊。
unforunately, US contains most talents to contribute its economy. If you wanna defeat the titan, speed up academy.
Kunoichi:
Agree, and I believe the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US could be sustainable for some more years, until one day we see some major Investment Banks, Business Schools, Audit Firms and Consultancy firms emerged from China & India.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