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哲學


萬法歸一 ,股海唯心至上,到頭來無一法可得,亦無甚麽可失

投機、投資、或中短線交易,只要方法得當,則殊途同歸,並無對錯之分

投資的最高境界並非贏大錢,而是克服心魔


星期一, 12月 01, 2008

破迷信

坊間現時有不少人相信歐美等國救市需要增加貨幣供應,而「M2」一旦大幅增加便一會造成下一波惡性通漲。聽下去很像是十分合理,但事實上此論存在一大堆漏洞。

沒錯,貨幣供應(M)和價格(P)是有一定的關係性,但是現實上貨幣供應僅是其中一個導致通漲的原因,明智的讀者用心了解一下條「Formula」便知為何:

MV = PQ
M = 貨幣供應 M2 (Money Supply)
V = 貨幣週轉速率 (Velocity of Money)
P = 價格 (Price)
Q = 經濟產量 (Economic Quantity)

迷信之說忽略以下的邏輯:
1) 貨幣供應(M)僅是其中一個導致通漲的原因
2) 貨幣週轉速率(V)和經濟產量(Q)並非恆數(Constant)


換句說話,要在「V」和「Q」不變(不下跌)的情況下,價格(P)才能由「M」推動而上升。十分抱歉地說,「V」和「Q」現時正在下跌,而「M」並不看似有很大的升幅(即使救市措施涉及貨幣供應的增加)。


2006至2008年上半年的世界:由於全球貨幣供應速度增加(尤其是以歐洲和新興市場的貨幣供應速度為高; 見下表 #) ,再加上貨幣週轉速率上升,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出現嚴重的全球通漲。
即使期間全球經濟增長強勁,仍製造貨幣供應過剩,亦是通漲的成因。

然而,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潚以及資產泡沫爆破導致以下情況:
1) 環球經濟放緩,部份地區陷入倒退,亦即等同經濟產量(Q)下跌
2) 人們的消費能力減少,在供應過剩下,貨物價格(P)開始下跌
3) 機搆對金融市場和體系的信心轉弱,造成信貸信心危機(Credit Crunch) ,亦同時令貨幣週轉速率(V)下跌。

必須留意,現時各國政府以各項措施(包括為問題金融資產作擔保,或通渠道)希望令人們恢復對金融市場的信心(V),同時間亦增加貨幣供應(M) 。
因此未來一至兩年這些措施的效果應該是將貨幣週轉速率(V)及經濟產量(Q)恢復至正常水平。通漲重臨之說還是言之尚早。

從貨幣供應的分析,不難發現以下幾點:
1) 美國和日本的貨幣供應增長率近幾年較為穩定和不高
2) 2005年至2007年期間,歐洲、中國和巴西的貨幣供應增長明顯地加速


巧妙地,2005年至2007年期間歐洲和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加快(與貨幣供應增長同步),而通漲和商品牛市亦是從2006年開始,直至2008年6月才告終,可以堆斷:
1) 在人們對信貸、金融市場和經濟信心(V)尚未恢復之前,經濟產量(Q / Real GDP)難以恢復至正常水平
2) 除非全球經濟恢復較快的增長(亦暗示歐洲和新興市場要返回2006年的動力),否則很難預期高通漲再來臨,至少這並不似2009和2010會發生的情況
3) 即使數年後通漲再臨,恐怕商品價格亦難以再回到2008年上半年的「世紀泡沫價」,「De-leveraging」將會是未來數年的大趨勢。


「通漲」和「印銀紙」等名詞差不多每人都識講,不過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背後的來龍去脈」,筆者是不敢太過樂觀。

「見樹不見林」、「人云亦云」、「不願獨自承擔去尋找答案」多年來是不少人的弱點。2008年快要結束,就讓筆者用「照妖鏡」將鼠輩小人找出來、以「思考佐證」打破一切的迷信......


# 各國的貨幣供應:
US:
2004: +6.0%
2005: +3.9%
2006: +5.5%
2007: +6.0%
2008: +6.0% (Up to Nov)

Euro Zone:
2004: +6.4%
2005: +9.1%
2006: +9.3%
2007: +10.6%
2008: +9.1% (Up to Oct)

China:
2004: +14.5%
2005: +18.0%
2006: +15.7%
2007: +16.7%
2008: +12.3% (Up to Oct)

Japan:
2004: +2.0%
2005: +1.9%
2006: +0.7%
2007: +2.1%
2008: +0.5% (Up to Oct)

Brazil:
2004: +19.5%
2005: +18.0%
2006: +13.6%
2007: +18.4%
2008: +26.4% (Up to Sep)

12 則留言:

普通郵筒 說...

大慨明白你的意思,短期內要通漲再來臨想是不可能。但是,各國對這所謂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進行百年一遇的拯救/催谷計劃,不守規則地硬生生把經濟由崩潰邊緣拉回來,要麼不成功,否則,拉了回來又要不要拉過籠拉到泡沫/通漲,想亦是不容易。

阿爾伯特 說...

普通郵筒:

過度恐慌和樂觀亦是人性。

Cory 說...

唔知你有無考慮過外匯儲備既關係? 中日兩國既美元儲備上升速率快嗎?

股市學徒 說...

短期內回到通脹或者是不太可能
但危機過後 銀行回覆放貸 V又回昇
通脹重來又有何奇

Yuk 說...

nice article, just a spelling mistake that I found,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article, you wrote contant, I think it should be "constant".
Other than this little thing, Man, you write reli well!!

阿爾伯特 說...

Cory兄:
好問題,誰叫美國在多方面仍是最具競爭力的國家。Wal-Mart可以不太難走進中國做生意,但似乎中資公司不容易贏取美國顧客的心。

這似乎是莊閒的議題,當然中國近20年亦變強了。

似乎人民幣亦有貶值的壓力.......


股市學徒:
商品世紀大泡沫爆破後,L字型的商品熊市機率不細,尤其是De-leveraging及Economic slowdown是未來2至3年的Possible Scenario。

可參照1980年初的商品大熊市(大泡沫爆破後),就算Clinton年代(1992-2000),亦無能為力。

阿爾伯特 說...

Yuk:
Thanks for your reminder, and I just corrected the typo.

Unknown 說...

有份量的好文章...!!

阿爾伯特 說...

Seabiscuit:
不敢當,只是嘗試以一個較為客觀和闊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

fk_tim 說...

跟沒有經濟學根底的朋友解釋M1,M2是有困難的
但跟有經濟學根底的朋友解釋,阿爾伯特兄這個真的清晰易明兼深刻

路見 說...

一般而言,M2的增加而導至的通漲滯後24個月
所以不能完全沒殺此可能性!
而24個月的時間滯後則來自佛利民
因為目前全球都在增加M,
隨着政府購入銀行股權,所謂之Credit Crunch不會持續很久
一旦V增加或恢復正常,已大量增加之M
和大量倒閉之工厰(Q產能不能及時恢復,為一細Q)
必導致P急劇上升.不容忽視,只是時辰未到!

MV=PQ (為equation of exchange,最先由Simon Newcomb提出)
目前已有著名之基金經理担心政府們已做了太多!

yogie 說...

Hi Albert,
As 945 is more than 30% of your porfolio, how do you see the latest placement of shares at about 120 odd HK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