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哲學


萬法歸一 ,股海唯心至上,到頭來無一法可得,亦無甚麽可失

投機、投資、或中短線交易,只要方法得當,則殊途同歸,並無對錯之分

投資的最高境界並非贏大錢,而是克服心魔


星期五, 6月 27, 2008

敦刻爾克大撤退 (發電機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1940年5月24日),德國裝甲部隊瓦解法國馬其諾防線後包抄人數約為33萬的英法盟軍,而盟軍撤至敦刻爾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的港口)。與此同時,德軍卻在這時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註: 這個命令日後被證明是德軍的致命失誤)。為免被德軍圍殲,英法盟軍於千鈞一髮之際執行了當時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

撤退過程中,英國的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激烈空戰,最終英國仍得以動員各種大小船隻將大部份的部隊撤離歐洲大陸。

850艘各種類型、動力引擎、大小的船隻艦隊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克爾刻,1940年5月27日開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時已經有超過33萬人成功逃脫,其中23萬是英國遠征軍。這次的撤退雖為英國保留了元氣,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並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本錢之一。但是聯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遺留在歐洲大陸,使得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嚴重不足。

知難而退、有可為有可不為、以長遠大局著想、懂得棄車保帥,這些都能形容英國人處世之道,而敦刻爾克大撤退為一例證。

套入投資世界,「敦刻爾克大撤退」有點兒似將一些「不能久守」之二三線股票進行「Cut Loss」,以保存實力作日後反攻之用

有一些極具競爭力,而且享有可持續性現金流的大型上市企業(尤其是那些有多年穩定派息紀錄的公司),當然大可進行「堅守策略」(遲一點會寫一篇「不列顛空戰(Battle of Britain)」,講述英軍期後保衛本土之防衛戰)。

然而,於逆市下,對於以下上市企業,「撤兵」才算是上策(有人用15%、20%、25%為「Cut Loss」之規則,實戰上應因時制宜,但是「紀律性」是十分重要的):

1) 自由現金流不穩定
2) 為週期性行業,或是有不少不明朗因素
3) 沒有可靠的派息紀錄,或是股息率偏低
4) 估值過高
5) 管理層質素不高、企業透明度低
6) 上市時間尚短
7) 企業負債高,而且有沈重的資本開支(CapEx)
8) 之前看法被證明是錯了,而且於未來兩三年內難以扭轉敗局(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

決定「Cut Loss」或「堅守」與否,還是「見機行事、審時度世、因時制宜」為妙。


P.S. 於近數個月期間,筆者曾進行數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行動,同時間借勢優化組合,以加強股息收入

1 則留言:

亞羊 說...

對. 要從攻擊型火坑跳入防守型水庫.

告誡.

又一次三年零八個月. 我地又要入集中營.
想死.

今晚打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