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哲學


萬法歸一 ,股海唯心至上,到頭來無一法可得,亦無甚麽可失

投機、投資、或中短線交易,只要方法得當,則殊途同歸,並無對錯之分

投資的最高境界並非贏大錢,而是克服心魔


星期六, 6月 21, 2008

馬謖失街亭和現金流

馬謖簡介:
馬謖才器過人,且好談論軍計,《三國誌》多次提到,「諸葛亮頻攜謖,逢議點謖」,可謂深受諸葛亮信任;劉備臨終前,曾告誡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而「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諸葛亮徵討南中時,曾向諸葛亮提議採取心戰。建興六年(228年)街亭之戰時,馬謖因違反軍令,且不聽王平之諫言,剛愎自用,為張郃所破,蜀軍進退無據,不得已放棄隴右三郡,退守漢中,後被諸葛亮處斬。斬首之時,全軍落淚,諸葛亮亦痛哭。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與失街亭:
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將領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請諸葛亮發萬兵給他出子午谷襲取潼關,與由斜谷出兵的諸葛亮大軍會師,這樣便可一舉平定長安以西,但諸葛亮認為過於危險,而且不及攻打隴右般安然,所以不接納魏延的提議。改派由趙雲、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諸葛亮則親率主力向祁山進攻。

由於當時劉備的死,加上蜀國數年沒有動靜,所以令曹魏沒有防備蜀軍,當諸葛亮攻來時,朝野都甚為恐懼,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相繼叛魏,響應蜀軍,同時魏將姜維投降諸葛亮軍,關中震驚。在洛陽的曹叡急率大軍救援,親自到長安坐鎮,派大將軍曹真督軍至郿縣防禦趙雲、張郃領兵五萬抵抗諸葛亮。當時諸葛亮不用魏延、吳懿等為先鋒,卻派馬謖領副將王平到街亭防禦張郃,另派高翔屯兵柳城。

張郃在街亭與馬謖相遇,可是馬謖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副將王平的勸阻,不在當道之處下寨,反而上山設陣。張郃將蜀軍包圍在山上,切斷其水源,再督軍大舉進攻,蜀軍大敗,馬謖逃走,眾軍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領著千人,鳴鼓自守,而張郃又疑蜀軍有伏兵,不作追擊,於是王平集合分散的軍隊,向諸葛亮大軍處撤退。街亭失守,柳城高翔軍又被郭淮攻剋,令北伐軍失掉了進攻的據點和有利形勢,諸葛亮惟有將西縣千多家人帶還漢中,班師撤退。而趙雲、鄧芝的疑兵亦在箕谷無法抵禦曹真的主力軍,趙雲便收集士卒倚勢固守,將棧道燒毀,所以沒有太大的損失。

諸葛亮把臨陣逃脫、棄士兵於不顧的馬謖收獄,諸葛亮雖感可惜,但為嚴守軍令,便斬殺了馬謖、張休及李盛,奪取黃襲等人之兵,王平卻因有作進諫而被提拔。諸葛亮自己仍上書自貶三等,並作了自我批評,劉禪接納,但仍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趙雲亦貶為鎮軍將軍,但被諸葛亮大嘉讚賞。


短評:
馬謖失街亭,敗因主要是誤將軍隊駐紮於遠離水源的山上,參軍王平多次勸諫馬謖,但馬謖仍不聽從,又不派兵於水源附近築寨防禦。結果魏軍派重兵於山腳包圍馬謖軍隊,在缺水和補給線被切斷的情況下,馬謖部隊猶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在魏軍的嚴密包圍下,竟然無人敢下山進擊,敗局不能避免


「水源和其他物資的補給」是行軍其中最重要一環,套入「行商」和「投資」兩範疇內,「正現金流」是尤其緊要。暫不談行商,對於投資者來說,以下情況是十分不利:
1) 自身以過度「借貸(Margin)」去投資。當市況逆轉之際,便會很無奈地於低價沽出股票。
2) 投資於現金流很弱的上市企業,這類企業(股票)隨時被逼放棄有利的投資,在投資失利下隨時有倒閉的風險。
3) 有不少上市企業的業務和財務狀況不俗,但在種種原因一下(例如高資本投資)不能派高息。如果市況開始逆轉,而且本身市場對股票增長前景期望太多(異奇高的P/E是一徵象),下跌風險不低。

固此,精明的投資者通常不會忽略「股息(Dividend)」之重要性:
1) 市況逆轉下,高息率的優質股票之「抗跌力」不俗。
2) 在「固若湯金的碉堡」之保護下,投資者不會失去信心而「不戰而敗」。
3) 穩定的股息為投資者提供彈藥,以作期後「反攻」之用。

2 則留言:

CUP 說...

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 可圈可點

阿爾伯特 說...

馬謖讀死兵書,盲目認為高地為駐兵之首選,而忽略水源和補給線等重要因素。實有紙上談兵和言過其實之問題。

知人善用方面,劉備是十分到家,其話(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亦有一定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