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像末日博士所論未來數年一定會出現"高通漲"的情況,可能還是言之尚早。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群眾現時對通漲的恐懼感,可能是有點兒"過了火位"。最令筆者留意的是參不多每份報紙的投資版都是在談論"房地產"、"黃金"等話題,而且開始有不少專家在推介"石油股"。
無論如何,以"Avoid the Crowd"的投資哲學來看,"農產概念股"可能相對黃金、房地產、石油等等熱門"抗通漲資產"可能更具"中短期(當然非長期)"的投資價值。
"Catalysts"可能是"環球天氣反常"和"食物價格上升"等理由。
大家可以留意以下的商品價格的52週走勢(至2010年9月),包括大麥(Wheat)、大豆油(Soybean oil)、玉米(Corn)以及石油(NY Crude Oil):
大麥(Wheat)
.gif)
大豆油(Soybean oil)
.gif)
玉米(Corn)
.gif)
石油(NY Crude Oil)
.gif)
雖則圖表之走勢看法是大分具主觀因素,但考慮"群眾喜好(而避之)"、"Potential Catalyst(s)"以及"價格"等因素後,"農產概念股"可能在中短期內有所作為。然而,還是選擇有國企背景的優質的肥料或糧油製造企業為佳。
不過大家還需留意農產品價格可以大幅升跌,不定期去監察和回顧是+分危險的做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