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發生後,而法國巴黎已落入納粹德軍手中後,希特拉隨即將矛頭直指英國本土。
德國制訂了針對英國的海獅計劃,務求對英國進行登陸作戰。作戰擬訂以步兵登陸英國南部,並深入及佔領倫敦,切斷其與外部的聯繫,從而一舉佔領英國。但此次作戰需要首先殲滅英國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陸行動的順利。
然而,因為英國南部天氣不穩定,因此德國空軍才於1940年8月13日發動對英國的空中攻勢。
德國當時能動用的空軍實力為1400架轟炸機、400架俯衝轟炸機、120架偵察機以及1100架戰鬥機。相反,守方英國皇家空軍僅能動用大約為700架戰鬥機以及500架轟炸機(註: 其後於8月份英國另外生產900架戰鬥機)。
數據上來看納粹德軍似乎於空戰中享有絕對上之優勢。然而,以下因素說明實際上的空戰能力之差距並非那麼大:
1) 英國皇家空軍之700架戰機,其中不少為性能較先進的「噴火戰鬥機」和「颶風戰鬥機」,能夠以少敵多
2) 英國本土設有新研發的雷達站網絡。換句說話,英國皇家空軍享有資訊和戰況掌握之優勢
3) 地面的防空炮網絡,再加上照明燈和雷達的支援下,能協助守方抗敵
4) 英國南部天氣不穩定,對攻擊者來說等同增加困難度
空戰經過:
8月13日,德國空軍開始突襲英倫海峽及英國本土,計劃殲滅英國的空軍基地及雷達站,以及消除英國的空軍颶風戰鬥機和噴火戰鬥機主力。但在英國南部惡劣天氣的影響下,再加上英國使用新研發的雷達,使得德國空軍在這一天遭到了失敗。自此,英德的空軍不斷在英國的空中交戰,雙方亦傷亡慘重。至8月28日晚,德國對英國城市利物浦發動轟炸,造成英國大量平民傷亡。後來,英國皇家空軍開始對德國進行反擊,在8月下旬接連轟炸德國首都柏林。德國為了對抗皇家空軍的夜襲,便於9月初發動對倫敦的空襲。
戰事結果:
空戰上的失利迫使希特拉在於1940年9月17日下令「無限期推延」海獅計劃,德國登陸英國的企圖宣告失敗。另一個令希特拉取消海獅計劃的主要原因,是他已將戰略目標由西歐轉向了曾經是盟友的蘇聯(註: 攻擊東面的蘇聯其後被證明是錯誤的做法,因希特拉將兵力分散於東西兩面作戰。)。
德軍損失飛機1700餘架,被擊傷飛機約700架。相反,英國僅損失飛機900餘架,但於倫敦的空襲中有大約十四萬人死亡。
「不列顛空戰」可能有以下啟示:
1) 如果「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說明將二三線股票「Cut Loss」,那麼「不列顛空戰」則是說明於逆市下,投資者應該「堅守」那些優質而且長期派高息的大市值股票
2) 資訊優勢(知識和經驗)尤其重要,就正如英國本土設有的雷達站
3) 兵貴精不貴多,較先進的「噴火戰鬥機」和「颶風戰鬥機」能夠以少敵多。因此投資者應選擇那些極具競爭力和享有很強的自由現金流(能長期維持高股息)的上市企業為投資旗艦
2 則留言: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4072/
原來有dvd出...
Good!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