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哲學


萬法歸一 ,股海唯心至上,到頭來無一法可得,亦無甚麽可失

投機、投資、或中短線交易,只要方法得當,則殊途同歸,並無對錯之分

投資的最高境界並非贏大錢,而是克服心魔


星期一, 3月 30, 2009

這是信心的問題

信心是萬事的根基,包括家庭、友誼、事業、經濟、市場。成也信心,敗也信心,一切變幻無常,不生不滅。

各位大可以參巧一下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於2005以及2006兩年的農曆新年賀辭。

在兩年的賀辭中,彭定康除了略為回顧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主要事情之外,還不斷向聽眾提及香港固有的優勢:
1) 自由經濟體系
2) 有活力和勤力的人
3) 具效率的公務員體系
4) 法治制度上的完善 (就算是港督,亦要遵守)
5) 資源上的充足(我們能夠做到我們想做的事情)

正如筆者多次重申,香港一直具有客觀上的制度和軟件優勢。然而,正如現時一樣,總有一些人會「忽然悲觀」,因此彭督當年以多個方法「化解」這些負面情緒。

方法不外乎以下幾招:
1) 指出(重申)一些「可以是亦可以不是」的措施,例如加強教育的資源投放(增加青少年的未來競爭力),同時亦關注年老人的福利(這些措施不正是每年都應該要做嗎?)

2) 指出挑戰(1995年環球經濟放緩,以及1997年前香港人所關注的不明朗因素),並同時亦引導香港人未來的前景以及希望(與中方官員「合作」(合作一字,箇中有不少玄機)、向香港人指出固有的優勢有助渡過難關)

3) 打溫情民心牌,一句「我未必同大家見過面,但有時覺得好似同大家見過面」就「搞惦」,彭定康當年落區「握手」、「飲涼茶」、「食蛋撻」,已經贏取不少「Fans」的心

4) 當然,彭定康的個人政治技巧以及個人魅力,亦是能夠事半功倍


其實,一切亦只不過是信心的問題。正如禪宗六祖惠能所說: 「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本來面目便是如此!


彭定康1995年農曆新年賀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k_qCnl-UtQ&feature=related)

彭定康1996年農曆新年賀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lq_D6kJLCU&feature=related)

星期六, 3月 28, 2009

還看自己的造化

香港長期之興亡,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

從客觀的角度看,如果各位有機會周遊列國,又若果願意用心觀察,應該不難察覺香港其實擁有不少「軟件」和「制度」優勢 (環觀全球可能只有英國、美國以及星加坡同時擁有下面大部份之優勢):

1) 較為完善的法制和金融系统 (全球具備此兩項條件的地方不是多的)
2) 低而簡單的稅制,有利各類的商業和投資活動 (此點亦不是很多地方具備,大部份歐洲以及不少發達國家巳經不合格)
3) 相對有效率以及廉潔的政府,而且措施方便營商 (多了解亞洲地區,亦不難發覺這優勢)
4) 以區內而言,香港的教育水平相對上高,而且英語能力現時仍具不少優勢(董叔叔時代過去後,現時家長為新一代的小孩提供不俗的栽培,包括語言方面)
5) 相對上來說,香港人工作效率是高,而且一般而言具主動性 (多一點出外以及回國內考察,亦不難察覺)
6) 具活力和彈性,亦是優勢
7) 質素的重視,亦不用多說 (觀察一下區內不同地方如何維持「設施」之運作,便不難看出分別)


在問香港能給您之前,倒不如反問自己能貢獻甚麼? 如果自己擁有不少「客觀上的優勢」而不好好把握,便是自作孽,不可活。

小孩子自出娘胎後其實只是一張白紙,將來香港下一代會變成怎麼樣? 其實與我們的態度和言行舉止有莫大的關係

信心、感恩、包容、正面態度、實幹以及開明,便是繁榮以及和諧的種子。

相反,每天只懂怨天尤人,妄自菲薄(唔死都看死自己),便是等同自我斷送前程。

正所謂萬法性空,萬物相依而生,無人能夠獨自生存,同舟共濟才是正道,700萬人能夠在小島上生活,亦是一種緣份。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還看各位之造化。


藉此機會為大家送上一首經典之作 --> 「明天會更好」

明天會更好(約22年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EDZyIUbSd0&feature=related)

1985年群星大合唱-明天會更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1gA6XtNIv4&feature=related)

星期四, 3月 26, 2009

中期的市場風險

當好消息已經反映得七七八八之際(有些股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有一些不太令人振奮的新聞和數據,可能便會為中港股市帶來中期的波動。

然而,在正面的流動性以及較為沒有恐慌性的情緒下,不排除股市可能已經見了底,不過未來數月市場有機會仍受好壞消息和情緒左右其上落波動。

正如已故的投機宗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曾經說過:

證券市場有自己的邏輯,和普通消費者的邏輯沒有什麼關係。

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不會令我激動。在讀報紙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對我來說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訊息。

-------------------------------------------------------------
財政部:國企收入和稅金多年來首降
(中國証券報/人民網; 25 Mar 09)

財政部24日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1-2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去年利潤連續五個月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營業收入和稅金多年來也首次出現下降,利潤降幅進一步加大,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企業的影響還在進一步加深。

1-2月,電力、交通、鋼鐵、有色行業呈現虧損,石油、汽車等行業利潤繼續大幅下降,目前,隻有煤炭行業利潤保持增長,但增幅下降明顯。中央企業仍有116戶實現盈利,比去年1-12月盈利戶數減少26.1%。

統計顯示,1-2月,全國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7409.1億元,同比下降8.1%,為多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從實現利潤看,1-2月,實現利潤1217.7億元,同比下降43.7%,降幅比去年同期加大43.3個百分點。納稅方面,1-2月,國企應交稅金2840.6億元,同比減少272.7億元,下降8.8%。受企業利潤下降影響,應交所得稅下降36.1%。已交稅金3047.1億元,同比減少233.2億元,下降7.1%。(朱宇)


-------------------------------------------------------------
黨內分歧加深 匈總理提出辭職
(WSJ; 23 Mar 09)

在經濟困境日漸加劇的形勢下﹐匈牙利總理久爾恰尼(Ferenc Gyurcsany)週六出人意料地提出辭職。在匈牙利正在應對尖銳的財政危機之際﹐久爾恰尼所在的社會黨內部在政府開支削減力度問題上的分歧也在加深。

現在還不清楚久爾恰尼何時甚至是否會離職。久爾恰尼週六在黨內大會上發表講話時提議﹐社會黨兩週內選出一位新總理人選﹐不過﹐目前沒有很明顯的繼任者。久爾恰尼從政前是位富有的商人。

新總理需獲得議會的多數票支持。自從去年4月社會黨與另一左翼政黨組建的執政聯盟瓦解以來﹐社會黨一直作為少數派在執政。

在歐洲政壇﹐久爾恰尼一直主張由西方國家對陷入困境的東歐國家實施地區性救助﹐但這一主張少有人響應。批評人士認為﹐他提出的1,800億歐元(合2,440億美元)救助計劃讓匈牙利顯得孤立而脆弱。

匈牙利的確處境艱難。去年10月全球信貸形勢開始吃緊後﹐匈牙利突然難以發售債券彌補財政赤字。政府被迫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歐盟(European Union)獲得250億美元貸款。

資本外逃導致匈牙利弗林特匯率大幅下跌﹐進一步加大了匈牙利的融資難度﹐並讓許多在之前數年經濟繁榮期借入外幣貸款的匈牙利房主和企業受到擠壓。


這場政治騷動有可能對匈牙利國內金融市場造成震動﹐這些市場自去年10月以來就處在拋壓之下。雖然市場對貸款損失加劇感到擔憂﹐但匈牙利市場上的各家銀行(其中許多銀行屬於外資銀行旗下分支機構)紛紛向市場保證﹐它們的狀況是健康的。

久爾恰尼曾被讚譽為一位支持市場和企業的左翼政治家﹐但在政治上他受到改革派和他所在社會黨保守黨員的兩面夾擊。改革派敦促他大力削減養老金和其他政府開支項目﹐而保守派非常依賴退休人員和國有企業員工的支持。久爾恰尼的努力結果是兩頭不討好。

久爾恰尼週六在講話中說﹐如果我已成為改革的障礙﹐那麼我將清除這一障礙。他承認自己近年來作為政府領導人犯了些錯誤﹐並說自己的威望因此受到嚴重損害。

他說﹐我錯誤估計了我們的實力和我們的潛力。在重大時刻我未能提出明確主張﹔我的威信也因此受到嚴重損害。

其中損害最嚴重的是2006年一次被記錄下來的講話。當時他承認﹐在使他得以當選總理的那次選舉前﹐政府對國家的經濟狀況“沒日沒夜地”在撒謊。

不過久爾恰尼堅持下來了﹐部分原因是他在社會黨內部已成為對抗右翼反對派的最大希望。

布達佩斯Progressive Institute分析師麥格雅(Kornelia Magyar)說﹐社會黨或許難以找到一位新總理。該黨有可能在2010年大選之前組建一個由專家組成的看守政府﹐但久爾恰尼有較大可能會重返政府。

星期五, 3月 20, 2009

新興市場、航運業、商品之共業

涉及大額貿赤(Trade Deficit)以及負債的發達國家,例如英國和美國,其實正是全球主要的消費者、入口國,同時間亞洲以及拉丁美洲諸國的大客戶正是發達國家。

對於亞洲出口為主的國家來說,財政穩健自然是一件好事。然而,若然英美等國的消費力未能復蘇的話,恐怕出口活動亦難以重拾增長軌(當然,優質以及極具競爭優勢的基本消費品的出口商則是另一故事)。

再推算一步看,疲弱出口活動已經導致一連串事件的發生:
1) 不少亞洲出口企業面對經營(甚至財政上)的困難
2) 全球對於基本金屬(產品的原材料)的需求已經減少,而且同時間存貨水平(Inventory Level)已經高企(舉銅為例,存貨水平已達5年高位)
3) 在全球貿易額的疲弱下,以及運貨船的供應上升(不少新船於2006及2007年下單,當中不少於2008以及2009年開始下水)
4) 因此,航費(BDI)以及工業用的基本金屬商品的價格看來中期內難以走強。
5) 這亦解釋為何自2008年第2季開始BDI基本金屬商品的價格一直走弱,而BDI和商品有很高的關係性(Chart 1, Chart 2)。

或許一些基本金屬,例如銅(Copper)的存貨水平已經到頂(Chart 3, Chart 4),我們亦不排除有中短期反彈的機會。然而,一日英美等國未能復蘇,基本金屬市場恐怕難以大升。

至於金屬股票會否跟隨基本金屬的中短期反彈而走強??

筆者特意將下列一些股票與國企指數的1年關係圖表,亦讓大家用心領會:
1) 工行(1398 HK) (Chart 5) (反映中國總體經濟)
2) 招商國際(144 HK) (Chart 6) (反映中國的出口活動)
3) 中國遠洋(1919 HK) (Chart 7) (反映航運業的活動)
4) 江西銅(358 HK) (Chart 8) (反映基本金屬行業)
5) 渣打(2888 HK) (Chart 9) (反映亞洲及中東等新興市場的總體經濟)

看完之後,可能各位有新的看法亦不定,世間上萬物相依,而且很多事情其實連在一起,亦即「共業」

還有一點,假如不幸地俄羅斯以及一些東歐國家出現經濟危機,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對英美等國影響大一些,還是對亞洲以及中東等新興市場影響大一些?

相信好記性的朋友,應該不難回憶1998年俄羅斯發生主權債券違約後的結局吧。

避風港,亦有真,亦有假的......



Chart 1: BDI & Crude Oil (2003 to 2009)



Chart 2: BDI & Copper (2004 to 2009)



Chart 3: LME Copper Spot Price (2004 to 2009)



Chart 4: Copper Warehouse Inventory (2004 to 2009)



Chart 5: ICBC (1398 HK) vs HSCEI (Mar-08 to Mar-09)



Chart 6: China Merchants (144 HK) vs HSCEI (Mar-08 to Mar-09)



Chart 7: China COSCO (1919 HK) vs HSCEI (Mar-08 to Mar-09)



Chart 8: Jiangxi Copper (358 HK) vs HSCEI (Mar-08 to Mar-09)



Chart 9: Standard Chartered (2888 HK) vs HSCEI (Mar-08 to Mar-09)

星期四, 3月 19, 2009

搖搖欲墜/蒸蒸日上??

金本位制度的復蘇? 黃金蒸蒸日上? 惡性通漲快要殺到來?

寧要穩定的通漲,也不要長期高企的失業,亦不願被金本位制度的所謂穩定假象抑制長期經濟增長(金本位制度猶如一群人在同一張床上爭同一張被子,而且該張被子永遠不夠所有人用)

或許,我還是願意遠離人群,走去看好大莊家的貨幣......

別忘記,反向的大眾情緒及貨幣流動性推動金融市場行情,而新聞頭條報導則是盡力於事後解釋已經發生的行情,而大眾又隨之而走。

另外,貨幣供應的流動性以及穩定情緒已經回到歐美的金融股,至低限度未來數個星期可能是這麼模樣。


Spot Gold (2007 to Mar-2009)



Spot Gold (2001 to Mar-2009)



Spot Gold (1975 to Mar-2009)



Dollar (USD) Index (Mar-2008 to Mar-2009)



Dollar (USD) Index (1987 to Mar-2009)

星期三, 3月 18, 2009

不賣果汁

中國商務部駁回可口可樂(KO US)收購匯源(1886 HK)的計劃,對可口可樂而言,或許是失去了一個進軍中國果汁市場的機會,而中國政府則成功地阻止了外國飲料巨頭搶占國內市場的「陽謀」(至少這亦是接近官方的解釋)

然而,從在商言商的角度看,不買匯源可能對可口可樂並不一定是壞事。

以09年的預測每股盈利RMB0.31(HK$0.353)計,可口可樂向匯源提出的全購價(每股HK$12.2)亦等同34.6倍09年市盈率。「中國增長溢價」真是值那麼多嗎?

即使是康師傅(322 HK)的09年市盈率亦僅是20.6倍(按HK$8.48計),而另一品牌食品飲料公司統一中國(220 HK)的09年市盈率更低至11.1倍(按HK$2.52計)。

若然我是可口可樂的股東,亦希望比項收購計劃被否決。反正在現時的環境下,那愁於環球內沒有「平靚正」的收購或投資對象。

-----------------------------------------------------
中國商務部駁回可口可樂收購匯源計劃
(WSJ; 18 Mar 09)

中國政府主管部門駁回了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Co.)出資24億美元收購中國最大果汁企業之一的計劃﹐稱此項收購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這項收購如果達成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對中國企業收購案。

中國商務部週三宣佈的上述決定是歷經多年才得以出台的中國《反壟斷法》遇到的第一項重大挑戰﹐並將給中國併購市場乃至外國在華投資業務帶來"寒蟬效應"。該決定還將加大中國企業實施海外併購的難度。

商務部週三下午在北京發表聲明稱﹐如果允許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China Huiyuan Juice Group)﹐可口可樂的市場實力將"限制果汁飲料市場競爭﹐導致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價格、更少種類的產品"。

商務部表示﹐之前﹐它曾試圖與可口可樂公司"就附加限制性條件進行商議"﹐以"有效減少此項集中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但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它認為﹐可口可樂的修改方案"仍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商務部在聲明中沒有具體說明它對可口可樂提出了哪類限制條件。

可口可樂駐香港發言人表示﹐公司目前沒有評論。

為實施進入全球各果汁飲料市場的策略﹐去年9月﹐可口可樂同意收購匯源。這一計劃如能實現﹐將是可口可樂歷史上金額排在第二的收購交易。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是以41億美元收購Energy Brands Inc.。後者是Glaceau維他命水生產商。



新華網(Xinhuanet)有關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漫畫 ---- "嫁給我吧"



其後的"俺娘不答應"

星期二, 3月 17, 2009

主和客

反向的大眾情緒及貨幣流動性推動股市行情,而新聞頭條報導則是盡力於事後解釋已經發生的行情。

每當差不多全世界一致看壞同一類優質股之際,很多時可能是反向的指標,儘管基本面可能仍然看似不濟。

由下至上(Bottom-Up)式的基本面分析,其中一個用途是協助投資者分辨出那些股票是會生存下去,那些不能。

我們可以說,反向的情緒及貨幣是主,行情以及事後的新聞頭條報導為客。

當然,客屬性的新聞頭條報導,亦能推動新的情緒,並開始另一週期。

主亦客,客亦主,相輔相承。

至於如何掌握大眾情緒? 或許可以進行恰度的「逆向思考方法」、或許是注視一些看似不太重要但是又可能重要的小新聞、又或者可以參巧一些所謂的「燈神」之想法(說笑而矣)......

無論如何,恰度的分散投資(Diversification)亦是有需要的。

星期三, 3月 11, 2009

人性的大落大起

與其說滙控股價大落大起,倒不如說是全球人性的大落大起。

如果嘗視以較為宏觀的角度看,滙控之股價表現其實與國際優質的同行相若。

「Household」的所謂投資失當,是否真的那麼嚴重影響滙控的股價?

英鎊的弱勢,相信半年至一年之前不是很多人相信的,為何那麼快由看淡美元變成看淡英鎊?

若然以「Bottom-Up」或者是「Peers Analysis」的角度看,滙控的表現是合格的,尤其是當閣下用放大鏡檢視「Bank of America」、「Citigroup」及「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財政狀況、經營版圖、以及前景。

另外一個角度看,滙控股價的波動其實正反映國際金融業之「共業」以及英鎊之弱勢,這亦是核心的議題。


Good Banks
Standard Chartered: HK$193.8 (2 Oct 08) --> US$81.8 (11 Mar 09); Return = -57.8%
Standard Chartered: GBP13.60 (2 Oct 08) --> US$8.10 (11 Mar 09); Return = -40.4%
HSBC: HK$123.6 (2 Oct 08) --> US$40.2 (11 Mar 09); Return = -67.5%
HSBC: GBP9.12 (2 Oct 08) --> GBP3.99 (10 Mar 09); Return = -56.3%
Hang Seng Bank: HK$131.5 (2 Oct 08) --> HK$73.5 (11 Mar 09); Return = -44.1%
JP Morgan: US$49.9 (2 Oct 08) --> US$19.5 (10 Mar 09); Return = -60.9%
BNP: EUR65.2 (2 Oct 08) --> EUR26.7 (10 Mar 09); Return = -59.1%
Bank of Nova Scotia: US$44.27 (2 Oct 08) --> US$22.24 (10 Mar 09); Return = -49.8%
American Express: US$32.1 (2 Oct 08) --> US$12.2 (10 Mar 09); Return = -62.0%
Wells Fargo: US$35.2 (2 Oct 08) --> US$11.8 (10 Mar 09); Return = -66.5%

Bad Banks
Bank of America: US$36.4 (2 Oct, 08) --> US$4.8 (10 Mar, 09); Return = -86.8%
Citigroup: US$22.5 (2 Oct, 08) --> US$1.45 (10 Mar, 09); Return = -93.6%
RBS: GBP1.76 (2 Oct, 08) --> GBP0.21 (10 Mar, 09); Return = -88.1%

我又教下大家如何做一個稱識的「Sell-Side Analyst」,舉滙控為例,可以用幾套的「Valuation」方法,保證每一個時侯總有一套「岩您用」:
Price to 2011 Earnings = 10x to 14x --> Target Price: HK$77.8 - HK$108.9
Price to 08 Reported Equity = 0.8x to 1.2x --> Target Price: HK$48.1 - HK$72.2
Price to 08 Tangible Equity = 0.6x to 0.9x --> Target Price: HK$25.5 - HK$38.3

當滙控股價跌至HK$33當日,不少傳媒以及博客友走出來表達不同意見。大家不妨再了解及比較一下他們大半年前對滙控的看法,又觀察下他們的用語所反映的心態等等,「邊個係人,邊個係鬼,全部一目了然」 :)


---------------------------------------------------
分析:滙豐股價大落大起
(Financial Times; 11 Mar 09)

滙豐銀行(HSBC) 股票週一暴跌24%,第二天又大漲14%。對全球範圍內投資于金融類股票的投資者而言,這種劇烈的波動幾乎已成為平常的事情。但對於香港本地居民而言,這家傳統上在當地具有特殊地位的銀行的財富縮水,更令人痛苦而不堪面對。

滙豐之前採用非常好的老派名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但後來改成平淡的跨國公司首字母縮寫HSBC。該行於1993年將全球總部搬到倫敦。

但滙豐在自稱"全球本土銀行"(該行的行銷活動喜歡這樣宣傳)很久之前,就已經是香港的"本土銀行"。許多人頑固地將其稱為"香港銀行"。更通俗地說,鑒於其作為股指 ----- 香港恒生指數第二大成份股(按市值計)的權重,滙豐被稱為"大象"。從更為現實的意義上說,許多本地居民把他們一部分退休積蓄拿出來投資於這個股票。

滙豐於144年前在香港和上海兩地成立。該行是香港發行鈔票的3家銀行之一,其他兩家分別為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和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在香港還是殖民地時期,人們帶著幾分戲謔的口氣說,香港有3位統治者: 港督、賽馬會(Jockey Club)和"滙豐銀行"。即使在現在,香港的孩子們例行公事地在滙豐開立他們的第一個帳戶,並擺好姿勢與滙豐香港總部門前的兩頭獅子雕像施迪(Stitt)和斯蒂芬(Stephen)合影。

然而,香港民眾對這只大象的鍾情正經受空前考驗。

本月滙豐宣佈將配股集資125億英鎊(合173億美元),隨後股價應聲大跌,很大程度上是收盤前出現一宗大額拋售指令所致,此事成為人們日常主要談資,並登上多家報紙首頁。

衝擊如此巨大,以致一位著名股評家竟然在鏡頭前失態。"多麼悲慘的下跌呀!" 胡孟青(Agnes Wu)說道,接著她開始啜泣。

得益於股價回升,這只香港最藍的藍籌股昨日進入"損害控制狀態"。該行股價已重返週一尾盤大挫之前的水準。這一大跌已引起香港市場監管機構的注意。

在匆促召集的新聞發佈會上,滙豐亞洲行政總裁霍嘉治(Sandy Flockhart)試圖驅散股價下跌引發的"恐懼和擔憂的顫慄"。

"滙豐是正在經受這場風暴、並將走出這場風暴的機構之一 ----- 對此你可以放心," 霍嘉治對記者表示。

星期二, 3月 10, 2009

人品好自然股品好

猜疑、恐懼、迷惑、謗言、自我心膨漲,此等負面心態正是毀滅性的,最終對自己無著數

相反,理性的信任、清醒的觀照、和氣、互相支持、包容,正等正面心態則對各家有利,利己利人。

股市,某程度上亦只不過是人性的反照。人品好自然股品好,最後的結果,便是一絲不掛地離開........

星期四, 3月 05, 2009

黑馬

或許,一直依靠其成熟和具彈性的系統,以及「做事乾手淨腳」的英國,可能有機會成為「黑馬」。

即使與美國相比,英國政府推行振興經濟措施以及國有化經營不善的銀行的速度亦是較快,而英倫銀行的減息行動無疑是「快而狠」,有助穩住經濟。

可能大家沒有留意,早被國有化的「Northern Rock」其中的「好銀行」一部份亦開始放貸協助穩住經濟。

另外,有意無意地快速令英鎊貶值亦有不少好處。舉例說,生產的高增值工業產品的英國企業、英資的國際零售企業,以及英資服務型公司,可以從德國、美國和日本等搶奪市場。例子的企業如下:

製造業:
BAE Systems
Cadbury
Glaxosmithkline
Rolls Royce

國際零售業:
Sainsbury
Tesco

服務業:
British Airways
G4S
Pearson (Publisher of Financial Times)
Schroders
Thomson Reuters
Thomas Cook

----------------------------------------------------------------------
重建英國銀行業
(FT; 3 Mar 09)
作者: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Alistair Darling)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一個良好的銀行體系是構建一國經濟的基石。任何經濟復蘇方案都必須以履行其核心職能、穩定且管理良好的銀行為基礎。我希望看到更為優秀和強大的銀行,人們可以把存款安全地存放在那裏,企業可以從那裏借款投資。這對於英國及全球所有國家都至關重要。

去年10月,我們迅速展開行動,以阻止銀行體系的即將崩潰。其他國家很快也開始效仿。此後,我們一直在與銀行管理層合作。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建立了一個新團隊,一直在審閱其帳簿(以清理其資產負債表),扭轉過去的短視主義。該銀行2月中旬關於獎金的聲明就體現了這點。

銀行的任務是清理其資產負債表並為了將來而進行重建。政府和銀行面臨的挑戰是,在全球經濟急劇惡化的背景下完成這項任務。我們需要建立一種確定性,讓銀行能夠向有信譽的個人和企業放貸,如果我們要想看到經濟復蘇,這很關鍵。

今年1月,我制定了一個計畫,目的是幫助消除仍在阻礙銀行增加貸款的障礙,並讓銀行走上一條通往更安全未來的道路。

我們現在正實施的措施,旨在鼓勵投資者重新入市,同時給銀行提供增加貸款所需的資金和信心。

上上周,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開始購買企業用來為其業務融資的優質私人部門資產。這將為市場注入活力,幫助企業以較低成本滿足其融資需求。我們上周宣佈,北岩(Northern Rock)未來兩年將增加至多140億英鎊的抵押貸款。這將有助於填補外國銀行撤出以及全球資本市場緊張所帶來的資金缺口。

未來幾天,對於如何實施我1月份公佈的措施,我們將發佈更多細節。正如我當時所說的,在英國以及其他許多國家,銀行貸款的主要障礙之一,是銀行所擁有資產價值面臨的不確定性。為了減少這種不確定性、清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並給銀行提供增加貸款所需的實力和信心,我曾宣佈,我們將制定一個資產保護計畫,參與該計畫的銀行將為此付費。作為回報,我們已明確表示,我們希望銀行簽訂具有法律效力、有針對性且可量化的協議,以提高經濟中的信貸總量。

沒有措施會在一夜間湊效。應對全球信貸緊縮的影響也沒有靈丹妙藥。但資產保護計畫將有利於向銀行提供確定性和增加貸款的空間,最終將惠及全國人民和企業。這還將向它們提供進行重組和改善銀行品質所需的信心,讓它們能夠更好地履行其核心職能。

通過提供這種保護,我們將確保納稅人可以從銀行的長期復蘇中受益。重要的是,銀行權益將繼續由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以及政府所擁有。這將讓當前和未來對這些銀行的投資更容易回歸全面的商業運作。

如果全球協調運作,英國所採取行動的影響將會放大。所有主要經濟體都在試圖解決同樣的根本性問題:把受損資產隔離出來,同時消除影響銀行資產負債表的不確定性。其他國家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瑞士政府與瑞銀(UBS)、美國政府與花旗集團(Citigroup),以及荷蘭政府與荷蘭國際集團(ING)。我們已與其他國家進行了討論,如何才能最好地協調我們對共同挑戰做出的回應。作為擔任20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責任的一部分,我們應就一系列共同的基本原則達成一致,並採取一致的行動。


我們將向我們的國際夥伴推行這些共同原則。其中包括,維持穩定、鼓勵貸款、恢復銀行業的實力,同時保護公共財政,拒絕金融保護主義。

在我們清理全球金融體系時,我們需要在國內和國際上構建管理、治理和監管更佳的銀行:能為我們的經濟和社會服務的銀行。全球金融體系不會在一夜之間完全恢復健康,但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採取行動,確保我們的長期繁榮。

本文作者是英國財政大臣。

----------------------------------------------------------------------
英國計劃部分恢復Northern Rock的業務
(WSJ; 23 Feb 09)
一位知情人士稱﹐英國政府正尋求通過增加抵押貸款供應來緩解國內信貸緊張局面﹐計劃恢復已被實施國有化的貸款行Northern Rock PLC的部分業務。

該知情人士稱﹐預計該計劃將在週一公佈。根據計劃﹐未來兩年Northern Rock將新增140億英鎊貸款。此外﹐政府還將向該行注資30億英鎊﹐為新增貸款提供融資﹐並給Northern Rock更多時間來償還政府貸款。

儘管這筆貸款規模對Northern Rock而言並不少﹐但相比英國抵押貸款市場的規模及貸款下降程度而言﹐這筆貸款規模則相形見絀。根據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的數據﹐去年12月份英國銀行業發放抵押貸款約150億英鎊﹐僅接近上年同期的一半水平。英國抵押貸款餘額總計約1.2萬億英鎊。

對Northern Rock的計劃還需獲得歐盟反壟斷部門的批准。但是鑒於歐洲各國政府都在紛紛出資救助陷入困境的經濟﹐歐盟關於構成國有企業不公平競爭行為的標準已較過去明顯放寬。

星期三, 3月 04, 2009

一些優質二線國企

若然股價向下,可能是20%至40%(看一看有沒有機會重試08年11月的低位),下列國企可能有一定的長線價值:

南車時代電氣 (3898):
國內鐵路網絡「電氣化」過程的受惠者,於國內有乘塔過「和諧號」列車的朋友,一定感受其快捷速度以及衛生舒適車箱的優點。

東方電氣 (1072):
雖然海外訂單可能下降,但國內對於大容量的火力發電機需求仍在,而技術漸趨成熟的風力發電業務亦是中長線的增長點。

廣州藥業 (874):
廣州藥業擁有「王老吉」(注: 為綠盒包裝的王老吉涼茶飲品)、「陳李濟」、「采芝林」、「何濟公」、「白雲山」、「潘高壽」等百年字號的中藥品牌,可謂是一門王道的現金流生意。

ZTE (763):
鹿鼎記內韋小寶住在「通吃島」上,國內電訊業則有「通吃股」,亦正是國企的大型電訊設備生產商。

星期二, 3月 03, 2009

煩惱亦即菩提

當恐慌性情緒差不多充斥整過世界時,正當人們失去應有的理性和信心之際,其實所謂的煩惱可能是樂觀前景之前奏,當然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想法。

用再顯淺的語言,即是說同一杯水可以是半滿、或者是半空。每人有各自選擇做人心態的自由,但相信聰明的人就不會愚昧至無條件地悲觀,尤其是有些審慎國際銀行又不能夠與RBS、AIG、Citigroup、BAC之流相提並論。

無謂多說,還請各位自行讀英文新聞、自行平衡優劣、自行思索、自行判斷.......

---------------------------------------------------------
HSBC Seeks Higher Asia Share as Competitors Retrench (Update2)
(Bloomberg; 3 Mar 09)

March 3 (Bloomberg) -- HSBC Holdings Plc, the bank that's raising 12.5 billion pounds (US$17.6 billion) in a stock sale, can take market share in Asia without acquisitions as bailed-out competitors retrench, said the head of HSBC's regional unit.

"Organically we can grow as our competitors withdraw, we can put our capacity to work so that means you don't have to be quick to buy something to do that," Sandy Flockhart, HSBC's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for Asia-Pacific, said in an interview today. The bank is still open to making acquisitions in markets including China and South Korea, he said.

Competitors including Royal Bank of Scotland Plc, Citigroup Inc. and Bank of America Corp. are under pressure to lend more in their home markets and reverse years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after accepting government bailouts. HSBC, founded in Hong Kong and China more than 140 years ago, hasn't taken any state funds, freeing it of such restrictions.

"We're a big powerhouse in emerging markets," Flockhart said. "Our profit generation 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have been in emerging markets and that's where our real strength is.'

Shares of HSBC, which yesterday announced a 70 percent drop in full-year profit on losses arising from its U.S. consumer lending unit, fell the most in more than two decades in Hong Kong today. The stock tumbled 19 percent to HK$46.25, the lowest since October 1998.

Government Pressure
U.K. Prime Minister Gordon Brown said last week he plans to pressure lenders that have received government aid to focus more on helping domestic small businesses and families.

Northern Rock Plc would focus on mortgage lending in the U.K., offering 14 billion pounds of additional mortgages this year and in 2010, while RBS and 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 Plc will provide financing to small firms, according to Brown's plan.

Citigroup last week revamped its 15-member board with a majority of new independent members in a U.S. government-induced shakeup. The move signals that banks may have to operate under heavier government influence if they resort to taxpayer-funded rescue packages.

Even as Asian economies cool and bad loans rise, governments probably won't have to take control of banks, said Flockhart, 57.

"At this moment in time Asia looks like it'll steer clear of" nationalizing banks, he said. "We're coming towards perhaps the bottom of the cycle and not seeing that happening. A lot of the Asian banks' capital ratios are very strong."


Korea, China
HSBC in September scrapped a US$6 billion plan to buy Korea Exchange Bank from Lone Star Funds after the global credit crisis slashed asset values. The withdrawal was the group's second failure in three years to expand through takeovers in the country.

Flockhart declined to say whether HSBC is still in talks with the bank. Korea Exchange Bank has raised 770 billion won (US$496 million) since November by selling subordinated bonds.

HSBC, which earns about 75 percent of its profit from emerging markets, plans to add between 10 and 15 branches to its network in mainland China, said Flockhart. It currently has 79 branches in the country, the most among overseas banks.

The bank has no plans to change its investment in Chinese financial companies, including a 19.9 percent stake in Bank of Communications Ltd., Flockhart said. Foreign lenders including RBS and UBS AG last year sold their shares in Bank of China Ltd. to raise cash as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deepened.


---------------------------------------------------------
HSBC May Use Rights Offer Money to Fund Takeovers (Update1)
(Bloomberg; 3 Mar 09)

March 3 (Bloomberg) -- HSBC Holdings Plc, Europe's biggest bank, may use part of the 12.5 billion pounds (US$17.7 billion) it's raising in a rights offering to fund acquisitions in Asia and other emerging markets.

Europe's biggest bank by market value will pursu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including takeovers, Chairman Stephen Green told journalists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London yesterday.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be bolt-on or incremental acquisitions" in emerging markets, he said.

HSBC may be interested in 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s assets in Asia. Edinburgh-based RBS, which last week posted the biggest loss by a U.K. company, plans to abandon or sell retail and commercial banking operations in 13 Asian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Philippines and Vietnam.

"Asia seems to be HSBC's natural hunting ground for acquisitions," said Mamoun Tazi, an analyst at MF Global Securities Ltd. in London. "If they find something of interest in Asia that's at the right price, they may consider buying."

A spokesman for HSBC in London declined to comment on whether HSBC plans to bid for RBS's Asian assets. The shares fell 1.6 percent, or 6.5 pence, to 392.5 pence at 10:03 a.m. in London today.

"Organically, we can grow as our competitors withdraw, we can put our capacity to work so that means you don't have to be quick to buy something to do that," Sandy Flockhart, HSBC's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for Asia-Pacific, said in an interview today in Hong Kong. The company is still open to making purchases in markets such as China and South Korea, he said.


Retreating Home
HSBC abandoned a US$6 billion purchase of Korea Exchange Bank on Sept. 19 after failing to persuade Dallas-based owner Lone Star Funds tha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justified a reduction in price.

RBS spent about US$140 billion during the past decade on takeovers in the U.S., Asia and Europe, buying up part of ABN Amro Holding NV of the Netherlands in 2007; a 5 percent stake in Bank of China Ltd. in 2005; and Cleveland-based Charter One Financial Inc. in 2004. Former CEO Fred Goodwin's 14.3 billion- euro (US$19 billion) acquisition of ABN Amro led to half of its record writedowns this year.

While RBS, New York-based Citigroup Inc. and Bank of America Corp. in 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are under pressure to lend more in their home markets after accepting government bailouts, HSBC, founded in Hong Kong and China more than 140 years ago, hasn't taken any state funds, freeing it of such restrictions.

Emerging Markets Profit
"Our profit generation 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has been in emerging markets and that's where our real strength is," Flockhart said.

Acquisitive companies will take their time before making offers, said Marco Boschetti, the London-based head of global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restructuring at the Towers Perrin consulting firm. Last year's experience of "Express M&A," where companies chased "distressed deals" is gone, he said.

"Companies are now adopting the 'make haste slowly' mantra, enforced due diligence aimed at revealing the post-completion nightmare that sprung from last year’s deals," Boschetti said.

RBS's financial adviser, Morgan Stanley, is preparing to send sales documents to potential buyers. The bank has said it may sell consumer and commercial banking operations in countries ranging from India and Pakistan to Vietnam and the Philippines.

Goodwin's replacement as CEO, Stephen Hester, has already sold RBS's stake in Beijing-based Bank of China, raising US$2.3 billion in January. The company scrapped the 5 billion-pound sale of its Churchill and Direct Line insurance operations last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