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哲學


萬法歸一 ,股海唯心至上,到頭來無一法可得,亦無甚麽可失

投機、投資、或中短線交易,只要方法得當,則殊途同歸,並無對錯之分

投資的最高境界並非贏大錢,而是克服心魔


星期三, 9月 10, 2008

美國貿赤的假象(二)

(http://www.census.gov/foreign-trade/statistics/historical/gands.pdf)


要解開美國貿赤之謎,其實可以從出口、入口,以及工種的變化等數據入手:
1) 自1960年起,美國的出口總值多年來保持穩定增長。值得留意的是,自美元2002年開始轉弱後,美國的出口增長強勁,這不排除美國政府有意維持「弱美元」政策以便保持911後的經濟增長。

2) 自1971年起,入口總值開始快速增長,這亦暗示美國從海外廠商入口更多的產品。在弱美元(或高企的亞洲和歐洲貨幣)下,入口總值增長於2007才有放緩跡象)。

3) 上述的「美國貿赤(出口總值少於入口總值)」應該是美國政府刻意造成的。可留意「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美國總就業人數」比率由1971年的24%下跌至2008年的10%左右,這亦說明美國的多年貿赤並非意外,而是有計劃地將製造工序「出口(轉移)」至亞洲諸國。


多年以來美國一直是淨入口國,並從亞洲多國入口多種消費產品。但長期以來,美國的經濟是往上走,而兌多國匯率則是「時強時弱」的遊戲(美元指數從1986年至今一直以中位數90點上下徘徊,並無顯著的弱勢)。

其實各位有沒有想過美國貿赤的最大的受惠者是誰? 中國等亞洲出口國,應算是受惠者。但最大的受惠者可能是美國,正確一點來說,是美國的財團以及中高產階級。


那麼人為的貿赤對美國有何利益?
1) 相對服務業來說,製造業(尤其是低增值的加工活動)的就業穩定性較低。舉例說,經濟不景時企業還需要「Sales」、「Customer Service」、「Marketing」、「Finance」和「Accounting」等人才。但在訂單減少下,工廠就有迫切性去開除過剩的工人。

2) 在較低成本地區內生產,美國企業能夠騰出更多的盈利,美國政府又可以多收企業稅。從全球角度來看,美國企業於各行業最具競爭優勢,其盈利和現金流的穩定性亦是不低。

3) 另外,在較高的盈利和現金流下,上市的美國企業能夠派發更多的股息,而長遠股價是向上的(無可否認,近二十年內美股確實是向上的)。

4) 因此,長年累月美國人是越來越有錢的,其中不乏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和最成功的投資者。「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一書中已道出為數不少的美國人是理財和投資的中高手,他們當然不會像保守的歐洲人般只懂存錢於銀行以賺取低息回報。

5) 這亦道出美國低儲蓄率(Saving Rate)其實是假象。若然美國人是胡亂花費,根本是沒有可能打造出全球規模最大的保險和互惠基金市場。

上述5點說明美國人的消費能力的可持續性是很高的,即使處於經濟不景氣中,美國人亦有能力消費(只不過是消費模式的改變)和投資。

下次再談美國經濟及匯率的中長遠走勢

12 則留言:

聰聰 說...

非常同意你的分析!

阿爾伯特 說...

^_~

kelvin 說...

My question is how many rich and/or middle class are living in USA now. When I look around, the people who know what to spend and how to spend are the one that born during the baby boom. They are the one who knows how to manage their own finances.

The new generation and poor people esp. minority and blacks, they do not save.

I suspects what you said could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 as I am seeing a change in the trend. =)

kelvin 說...

Wants to say thankyou for your articles

They are enlightenment to me. =)

ckm001 說...

通透的分析!
等看下篇

learning path 說...

3) 上述的「美國貿赤(出口總值少於入口總值)」應該是美國政府刻意造成的。可留意「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美國總就業人數」比率由1971年的24%下跌至2008年的10%左右,這亦說明美國的多年貿赤並非意外,而是有計劃地將製造工序「出口(轉移)」至亞洲諸國。

美國只保留patent 同埋做research 部份係本土.但呢10%人力係50-60%利潤.做法係攞曬一件產品核心patent. 好例子有CPU, 同埋做LCD的raw material. 每個美國境外OEM 電腦同LCD 廠都要俾直接同間接咁俾patent. 其他電訊產品都係咁玩.

Unknown 說...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looking forward for the next article.

阿爾伯特 說...

Learning Path:
正是如此,最增值的工序(例如研發)一直留在美國本土,而美國人擁有最賺錢的產業活動。

CKM 兄:
謝謝!

Kelvin:
錢是唔會突然唔見。

市場經濟其中一個副作用是製造"貧富兩極化"。然而,"市場經濟"的長期經濟增辰比起"社會主羲"的為高,亦即是大數計越來越富有。這亦解釋為何多年來英美兩國的經濟一直以來較歐洲經濟較具活力。

brainsuck 說...

美元偏值,成功將次按泡沫與通脹輸出,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美元反彈,班資回朝,全球經濟雪上加霜,美元資產價值再現!

一放一收,將全球玩弄於掌股之中。世界唯一超強,莫過於此!

當美利堅航母羣尚能握手各大主要海域,開動印鈔機這發權,無人可取!

阿爾伯特 說...

brainsuck:
呵呵! 美國政府步棋都俾你說穿......

learning path 說...

唔知大家有冇留意,美國佬已經好耐冇用貿易逆差攻擊中國.............

阿爾伯特 說...

learning path:
因為弱美元已經令美國出口轉強,我們於超市內不難見到越來越多的美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