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是以四個不同身份去寫的......
正所謂每一個人都有自已的做事,而10年前的我,因受到Warren Buffett、Sir John Templeton、Peter
Lynch等投資宗師所啓蒙下,選擇了基本面分析為主的路,去了解市場先生。
想當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後不久,而環球經濟剛從911事件、SARS疫症等大劫後復蘇過來,人們多談論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而價值投資宗師的Warren
Buffett的投資哲學當時在香港是非常流行(坊間亦不少價值投資的跟隨者)。
在這環境氣氛之下,緣份引導下接觸了華富股評(當時還叫Quam
Research)。當年還是初哥的筆者,被華富股評的分析文章所吸引住。當時的原因很簡單,只發覺股評內的分析員團隊內幾乎每一個人都身懷絕技,更重要的是他們寫股評文章報告時只求中肯客觀,即使市場情緒持相反意見亦不會動搖他們手中的筆。
至少在筆者而言,華富股評是一個難得的英雄地,而當時的Quamnet亦有"財經界少林寺"的非官方江湖稱號。
機緣巧合之下,筆者過往自已有幸於2005年加入華富股評的分析團隊,由零開始學習各項分析的技能。
從多位華富股評內的師兄的身上(包括他們用心的文章),筆者多年以來學懂了不少東西。即使直至這一刻,這些師兄的功力往往在筆者之上。他們當中不少至今可以獨當一面,有的身在基金界、有的是投資界高手、還有一些在財金相關行業中表現出色。
相比之下,筆者除了能保持"中肯客觀"這些研究分析的大原則之外,其他方面只能說是不過不失。幸好的是,在2008年至2009年的市場大波動下(其間亦離開華富股評團隊,在Buy-Side基金管理的行業內打滾),筆者對市場有更深一層次的了解。至低限度,在"了解市場升跌之韻律"以及"大跌市中保命"這兩方面練成一套獨門武功。在嚴選行業板塊(Industry
Sector)和個股方面,亦有一定的心得和個人特色。
2010年9月份,有幸被邀回巢華富股評,並擔任研究部聯席董事(即以前的Head of
Research)之職位。回巢後的華富股評,亦因種種原因面對內外不同的難題,很多時因不同的客觀因素而心感無奈。
可幸的是多年戰友Raymond(蕭志朗先生)仍然一起作戰,而為數不少的忠實客戶和Fans仍然對我們不離不棄,這亦是筆者心感欣慰的。
踏進2013年,無人能精確地預知未來(說能做到的不是超人便是騙子),我們亦無法保證跟隨我們一定能賺大錢。然而,以華富股評身份的Albert能向客戶保證,不管是好市壞市,我們仍會盡心為客戶尋找賺錢機會,同時減低無謂的風險。
華富財經研究部聯席董事
鄭昆侖,
Albert
Blog世界的阿爾伯特
(分析員的告白)
眾朋友心目中的Albert
一直有緣合作的華富股評(Quamnet
Research / Quam Research)同事眼中的Albert
P.S.
筆者自2006年底開始以"阿爾伯特"的身份,一直在"分析員的告白"的博客(Blog)中"獻羞"。可幸的是,仍在Blog界中賺得各方高手的欣賞和"俾面"。隨著自己沒有在Blog中update文章有多個月,現是時侯讓"阿爾伯特"這身份退下來。
當公開身份後,"阿爾伯特"不會再談論財經的事情。為了繼續會友,Albert仍會在Facebook
Page內和各方好友繼續聯系......
Quamnet Research (華富股評)
Facebook Page
Facebook Search à Quamnet Research /華富股評